嘉兴:纺织之城的治污治水之路
“嘉兴地处太湖流域,河网密布,水系复杂,因此嘉兴在全省内五类及劣五类水质比例相对较高。”浙江嘉兴市环保局局长吴海松在前途的“五水共治”相关会议上如是说。 加上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且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集中分布在嘉兴各地,属嘉兴支柱性产业。因此,治污治水问题对于嘉兴来说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整治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嘉兴列出含盖602家企业在内的待整治名单。政府将推行“一企一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整治提升,或就地关停取缔等方式推助行业升级。 那么行业整治究竟是如何进行的?记者在秀洲区洪合镇印染集聚区及海宁经济开发区了解到一些情况。 秀洲区: 整治、整合、关停三手抓 据秀洲区环保局副局长许海忠介绍,秀洲区的纺织企业存在“低、小、散”特点。 因此,根据产业实际情况,政府提出“整合重组、减量减排、提档升级”的总体要求。对于产值过低的企业予以关停,在生产方面尚有空间发展的企业则提供自我提升或兼并重组的机会,以促进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现在全区参与改造的企业厂房几乎都要拆掉重建,”许海忠说,“而且改造后,原先的委托洪合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入网的措施将重新调整。”今后,园区内企业将投入1亿多自行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这也就意味着整治后,区内每个企业都将自主拥有污水处理系统。 针对整治后的费用支出方面,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一次性的资金投入较大以外,管理“一企一个”的污水处理系统费用也许会相应增多。由于操作专业性要求,秀洲区正尝试进一步引进第三方运营机制。 目前,区内已与杭州一家环保单位谈妥合作。 然而由于这次整治动作较大,现场有企业主表示企业提升整治审批程序多、时间紧迫。 对此,许海忠解释道,为响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今的审批时间已经缩短了近一半。“这次纺织行业提升从去年6月开始拆厂重建,现在多个厂房已接近结顶,速度已经很快了”,他说,“按照以往速度来说整个过程一般需要2年多时间”。 据悉,到今年年底,秀洲区全区将把原有的63家纺织印染企业减少至35家。整治后企业中水会用将达到50%以上。 海宁市: 排污权差别化市场化 对海宁而言,作为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环保部门为配合“五水共治”的进行也做了一系列配套工作。 据海宁区环保局副局长陈洪明介绍,去年9月,经省政府批复,嘉兴海宁市成为要素配置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从土地、金融、人才、能源、环境等几方面改革。环保部门则主要就排污权差别化市场化管理措施,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配合。 据悉,嘉兴经信局根据市里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对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将进行排名。环保部门主要针对制革、印染、化工三大行业,根据企业排名施行差别的化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和减排任务落实。 “企业排名越靠后,排污权有偿使用的价格越高,减排任务越重”陈洪明解释道。 那“差别化”究竟“差别”在哪里呢?陈洪明举例子说,根据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企业被分为A、B、C等级,A类企业对某种污染物排放的费用支付是每年每吨4000元,B类企业则需要支付8000元每吨,C类则为16000元每吨。 此外,某些企业如果有溢出或不足的排污指标,还可以挂在要素交易中心进行互相交易,充分发挥了市场作用。 在采访现场,海宁蒙努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评级为A+级的政府重点扶持企业。 为相应整治要求,该企业不断进行深化改造。在治污水方面,该公司从国外引进粗加工生皮,取消了国内的生头皮道加工工序,从而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此外,还针对污水站进行改造升级,稳定了氨氮排放指标。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在环境治理及整治重污染重能耗企业方面,也促使企业从经营成本考虑,进一步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