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中小纺企的“走、转、改”之路
对后危机时代的纺织中小企业,人们几乎一致的印象是“底子薄,研发弱,生存艰难”。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江苏吴江不少中小纺企依托市场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走、转、改”之路。 精耕细作以小搏大 “现阶段,企业不一定非要做大,但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我们企业而言,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吴江裕龙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峰说,自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贴近市场,对目标市场“精耕细作”,选择自身熟悉的领域,以小搏大。 多年来,裕龙公司一直致力于仿真丝产品、超薄高密产品、涤锦复合丝产品的研发,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后整理、贸易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公司拥有直属企业一家,下属企业三家,逐步成为国内外多个高档男女时装、休闲面料的主要面料供应商。 走进市场,除了准确把握市场脉向,紧扣市场需求外,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寻找新兴市场并融入其中。这两年,裕龙一直致力于国内外贸易伙伴的开拓工作。“打入海外市场,除了自身实力过关,还需要决策清晰、规避风险,以及深厚的人才储备。”李峰说,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可以找周期短的小订单,及时交货,通过稳定可靠的质量赢得市场的信赖。 最近,裕龙正在尝试电商平台。对于这次“触电”,李峰说,传统的线下渠道销售过于死板,难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而纺织电子商务可以解决这样的不足,提高运转效率和应变速度,“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坚持下去,对企业扩大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转变定位确立核心 吴江中连经编纺织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坚持走高端化、规模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盛泽经编行业的佼佼者,并以其示范作用,带动了一批经编企业的发展,在盛泽初步形成了经编企业集群优势。 2014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以战略眼光,全新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在研发力度、开拓市场、加大技改、谋划新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多管齐下。目前,公司第一批生产设备已全部更新换代,不但实现了节能目标,降低了成本,并且使规模和织造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加快研发速度,产品结构更合理丰富,以适应多类型客户的需要。 同时,公司重新定位产品结构。中连经编于2012年开始筹建江苏盛恒化纤有限公司,计划引进14条日本TMT纺丝生产线,用于生产功能性差别化复合纤维。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进入全面设计施工阶段。 “除了发展目标和产品,我们还重新定位人才观念,加快人才引进速度。”吴江中连经编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连明表示,无论是中连经编还是在建的盛恒化纤,公司都把人才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把员工满意度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针对盛恒化纤,我们将更加注重人才引进,不但注重人才的数量更注重人才的质量,核心管理团队均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努力实现设备、人才、产品、技术的合理配备,生产出国际一流的功能性复合纤维,争取填补国内空白。” 内外兼修改出新意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维持生存状态已经相当吃力。它们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力量较为薄弱,最终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吴江万冠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连进说,“而越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越难得到市场认可,企业生存越困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另外,中小企业往往过度关注技术创新,而忽略管理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创新,行业内产品结构趋同,导致恶性竞争越来越严重,行业发展空间也趋于狭窄。 在施连进看来,小企业更需要创新。“一家企业如果仅仅是跟风、追随、模仿,不能建构自身的核心优势,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是很难立足的。” 施连进说,万冠的创新不是那种改变参数、工艺,在花型设计上的改良,而是在新材料的运用、设备更新上有大的动作。公司通过技改,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了产品品种,保证了产品质量。公司主营防寒服面料,因此十分注重面料功能性的开发。“我们现有面料功能包括防水、放火、防尘、防污、防皱、防寒、抗紫外线、抗静电、荧光、亚光、透气透湿、吸湿排汗等,仅从功能性上已位列防寒服面料生产商的第一集团。”施连进告诉笔者,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弹性面料的研发,力争实现产品差异化、环保、功能性的完美融合。 对于中小纺企目前普遍面临的困难,施连进认为企业本身要练好内功,争取到更多的订单,诚信经营,内外兼修,注重技术进步,跟上节奏,把握好市场,难关总会跨越过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