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纺织企业“走出去”面面观
2014中纺联春季调研区域结构调整和跨国资源配置调研组在江浙的调研共计有三天时间,三天走访下来,收获了很多来自产业一线的感受。每到一处,调研组的领队都会事先提醒:“要讲实话,真话越多,行业舆情才把握得更准,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产业规划。” 一路上,受访企业对调研组都如见“自家人”,也吐露了不少心里话。在这些话里,能深切感受到企业家们对纺织产业的感情,对转型升级、跨国经营的激情,以及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期待。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受棉花政策、劳动力以及能源成本高企等影响,不得不考虑向国外发展。同时,企业建议“走出去”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要仔细算好一笔账,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产业不分朝阳夕阳 作为调研江苏段的第一站,调研组一行来到了张家港的江苏东渡纺织集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与东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长谈。 在江苏企业中,东渡纺织集团是“走出去”较早的,并且一开始就牢牢把握自己的市场和客户,而不是沦为贸易公司的加工厂。徐卫民说:“不这么做就不会有今天的东渡。”目前,东渡集团的发展形成了“三三一”的良好格局,即日本、美国、欧洲市场各占3/10,其他市场和自主品牌占1/10。 对于走出去,徐卫民呼吁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出口企业觉得扬眉吐气了,各级政府都要求企业走出去,但实际上,加入WTO后我们的贸易阻力更大了,因为人家的工人也要吃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规则也不少。”徐卫民说,经过十几年来的经验比较,其实国内投资环境比国外好,“境外办厂这条路不好走,我们最后一算账,国内的投资收益率更高。”所以,走出去的前提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要物色一个稳定的海外投资地。 据介绍,东渡集团2013年的发展要比预期的好,“经济效益达到了东渡史上最佳。”2014年,东渡的发展重点是调整外贸结构,提升内部管理,“今年我们的新思路是不讲规模讲运作,要降成本增利润,要讲规模的话,完全可以把量做得更多。”徐卫民说。 徐卫民是敢于讲真话的,他建议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要特意区分“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什么叫朝阳产业?什么叫夕阳产业?张家港1/3的税收都是由纺织企业贡献的,能说我们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吗?而一些花大把钱扶持的新兴产业,在引进时其实已经是被淘汰的落后项目了。” 在第二天的江苏企业座谈会上,徐卫民再次坦陈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政府对企业要公平对待,不要分三六九等,而要对纺织产业再认识。“东渡集团是用技术和品质赢得了市场和话语权,我们投入的这些努力政府是看不到的。”徐卫民建议,政府不要对传统产业一刀切,要给传统行业留一条生路,“我们只要求公平,不要搞行业歧视!” 目前,张家港市区仅存东渡一家纺织企业,徐卫民表示“纺织这面旗东渡一定会扛下去”。江苏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对东渡的评价是:“盘活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又与区域发展结合得好,灵活得不能再活!”张延恺也高度评价:“东渡尽管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每年都有一些应对的招儿,真正打好了纺织这张牌。” 高度重视TPP和TIPP 在江苏企业座谈会上,还有很多企业交流了各自的“走出去”思路和建议。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想在国内、国外形成两个生产基地,董事长朱克荣说:“让我感到难受的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来自国家政策的压力。我们上世纪90年代从欧美抢来的市场,现在正被棉花政策逼迫拱手让人。我其他的都不要,只希望国家给纺织行业平等的市场机会,让我们放手去竞争。” 江苏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鹏考察过80多个国家,也曾有过200万美元的海外投资“打水漂”的经历,他目前正考虑在印尼、越南设立组装厂。对于“走出去”,他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有与‘走出去’相配套的银行和保险等机构,比如台湾企业走出去,走到哪银行和保险就跟到哪;另一个,目前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I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其实就是针对中国的,国内纺织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 江苏裕纶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将在越南南定省务本县宝明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个从纱到染的全流程项目,建成后将拥有3.5万锭、130台喷气织机生产线、两条印染生产线和一条印花生产线,产品定位为高档精品面料,预计2015年全面达产达效。总经理肖卫说裕纶纺织集团“走出去”初衷和大家一样,都是面临共同的问题,他认为走出去要衡量几点因素:“一是投资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文化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交流成本太高;三是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能完全依赖外国人。我觉得越南基本符合以上条件,除了棉价、能源、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优势,越南计划加入TPP,这将使越南的纺织服装业获利。”对于如何走出去,肖卫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目前国内很多棉纺企业去越南投资,但我认为到越南投资印染项目比较看好。如果仅有棉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不会持久,必须要全流程走出去才有希望。” 悦达纺织集团一直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但悦达的国际化思路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合作进入到国际体系内。总经理陈榕介绍:“我们是德国黛安芬在国内的最大合作方,目前经营非常好;我们与德国艾文德集团合作,汽车用纺织品正在往规模化上做;今年我们还将与欧洲方合作,在盐城开设一家做纤维素纤维的合资企业;另外我们还与恒天集团合作在津巴布韦种棉花,今年我们还将扩大非洲的生产基地,并收购西班牙的某个品牌??我们走出去的不仅是纺织,而是和悦达集团的矿产、公路、汽车等产业一起走出去,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协同开发海外市场。”悦达纺织集团的“走出去”思路比较宏大,起点很高。 “走出去”要算一笔细账 调研第二站是浙江段,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科尔集团、富丽达、江南化纤等企业,这些企业均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从去年到今年,科尔集团一直处于舆论浪尖。去年12月,科尔集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兰开斯特(Lancaster)开设其第一家海外工厂,买下了800多亩地,计划在5年内总投资2.18亿美元,建造并经营15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这是中国纺织企业在美国设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厂,也是兰开斯特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吸引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媒体的蜂拥报道。 据科尔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黄科介绍,美国项目一期已于2014年2月12日破土动工,计划10月份正式投产。科尔赴美国投资考虑的最关键因素是应对国内棉纱产业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成本高企问题:“目前国内劳动力的用工成本约为每人每年4万元,美国劳动力的用工成本约为每人每年20万元,科尔集团在当地生产约需500名劳动力。而国内外的棉价差约为5000元/吨,科尔美国公司一期项目投产后,年用棉量约为7万吨,二期项目用棉量约为8万吨,总用棉量为15万吨左右。”按照上述成本计算,科尔美国公司每年的劳动力成本将比国内多支付8000万元,而用棉成本则可以节省约7.5亿元。忽略劳动力和棉价变化的因素,两项费用合计下来,科尔每年约可节省6.5亿元。 美国项目一期投产后年产7万吨纱线,整个项目投产后年产15万吨纱线,巨大的产能需要充沛的能源作支撑。黄科介绍:“棉纺生产是用电大户,用电成本也是企业考虑的重点问题,当前国内的用电成本约为每度7毛,美国的用电成本为5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度3毛多),美国相对优惠的能源价格也成为吸引科尔集团投资建厂的又一因素,节约的电费差不多能把多出的工资抵平。” 此外,美国的税收优势、南卡地处美国棉花产区中心的位置优势、查尔斯顿港(Charleston)的航运优势(拥有8条直达中国的货运航线)、南卡政府不鼓励工会的环境优势、南卡作为老牌纺织大州的人才优势(政府免费帮企业做人才招聘和培训)以及南卡400万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拨款资助??这些综合因素,均契合了科尔集团的投资需求。 “美国现在正实行‘再工业’改革,在此大环境下,科尔赴美建厂当然会受当地政府的欢迎。加上美国正在亚太地区积极推进TPP,WTO面临着被弱化的风险,这将对国内企业影响很大,走出去则可以避免不利影响。我们心里有谱才会去美国投资的。”不过黄科坦言,由于投资数额巨大,预计当年赢利的可能性不大,计划用6至7年收回投资。“但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收回投资的时间不会很长。” “走出去”要有市场托底 富丽达集团下属的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粘胶短纤维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富丽达立足于“大纺织”理念,向上下游两端延伸产业链。2011年2月1日,富丽达以2.535亿美元的收购总额,拥有了加拿大纽西尔公司100%的股权。 “近年,我国粘胶纤维的产能迅速扩大,粘胶纤维的主要原料——浆粕能否稳定供应,成为粘胶产业的首要问题,随着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浆粕价格日益上涨,破解原料瓶颈是当务之急。鉴于近几年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也看到国内相关资源的局限性,到国外寻求发展空间成为必然。”富丽达集团副总裁钱珏美说,收购纽西尔主要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原料基地。 纽西尔公司成立于1917年,是全球40家生产特种溶解浆的企业之一。“在我们并购之前,纽西尔的经营效益并不理想,并购前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为此,在并购完成之后,我们对它的资源整合和经营管理进行了调整。经技术改造后,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吨。现在纽西尔生产的浆粕一半以上为我们自己配套,对稳定溶解浆的供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谈到海外收购的体会,钱珏美认为:“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要有落脚点,要有资源保障和市场托底。走出去是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海外优质资源型企业,直接进行收购是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享国外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为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同时有利于锻炼培养人才队伍。” 作为实体企业去海外发展,必须慎之又慎,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充分全面评估境外投资风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无奈,走出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风险与机遇并存,把握时机、看准机会、找好项目是关键所在。”钱珏美感慨,“纺织产业时时刻刻都在转型升级,不然就跟不上时代发展。总之,一路艰辛,一路前行,每一步都要跟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