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启动新疆棉花改革试点,实施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告一段落,棉花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化,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棉花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日显重要。
10月18日,以“棉花期货市场新政策、新形势、新策略”为主题的“2014郑州农产品(棉花)期货论坛”在郑州举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河南省金融办和河南证监局相关领导,以及部分大型棉花企业、相关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等行业代表300多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与会代表认为,国家实行棉花价格改革试点,能够有效保护广大棉农利益,有助于降低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恢复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张凡表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释放出的最核心、最本质的效应,是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逐渐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期货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充分利用期货及衍生品的作用,使棉花市场在整体产业链条上去管理风险和对冲风险。
涉棉企业应善用期货市场的基准功能
国内外实践一再表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棉价新政的出台,大大激活了棉花期货交易市场,使棉花期货市场逐渐能真正发挥出发现棉花市场价格、套期保值的功能。
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万翔指出,虽然现在国内、国际棉花价格联动性增强,价差也缩小,但是国内棉花市场仍有相对独立性,因为每个年度还要严格控制进口,这就使国内棉花价格不仅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还取决于国内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以及收购加工企业以什么价格收到棉花。而棉花期货市场最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国内棉花市场的情况,因此涉棉企业都应该充分利用棉花期货的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功能,使经营更加稳健,规避风险。
朝歌纺织集团总经理杨立为指出,纺织厂重点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水平,以及通过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实现差异化竞争,最终提升利润。棉花占企业整体生产成本的70%,且棉价波动剧烈,这对纺织厂来说是巨大风险。所以纺织厂应积极参与期货,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功能来规避风险。
一些企业正是有效利用期货的功能,创新了经营模式。
湖北银丰棉花公司在公司+合作社+棉农以及订单+期货的模式下,取得了一定业绩。银丰先后在湖北、山东、新疆建立了36家棉花合作社,已经与16个县、205个乡村建立了紧密联系,能够带动农户15448家。
对于期货市场如何贴近现货和实体企业,银丰公司总经理严丰谈到,通过银丰模式,可以基地为基础辐射周边,建立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棉农连接起来,最终掌控优质棉花资源。同时,通过对棉农给予农药、化肥、二次返利等各种形式的帮扶,实现棉农和企业的双赢。利用远期合约的价格,如籽棉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套保,锁定风险。银丰模式有利于国家直补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社副主任张琰林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期出台了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较强的制度措施,对兵团棉花销售实行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结算平台、统一使用兵团棉花品牌、统一销售和定价体系,并积极进入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
事实上,当前的棉花期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张凡表示,今年1~9月,涉棉企业开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5%,涉棉企业避险需求显著增强;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同比增长78%,远高于同期参与交易自然人客户27%的增幅;法人客户日均持仓近10万手,同比增长84%;棉花期现货价格走势趋同,中美棉花价差明显缩小,从最高时每吨超过6000元以上,缩小到目前约2000元左右,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恢复。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50多家期货公司中,有20家风险子公司,最近又新批准成立了4家,下一步还将再新增20家,期货公司下属风险管理子公司已经成为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服务现货企业、实体经济的有力工具。
当然,棉花期货市场虽要善加利用,但也要警惕风险。对此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提醒道,在进一步完善棉花期货交易规则的同时,要坚决防止棉花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炒作,因此应正确引导棉农、涉棉企业积极参与棉花期货交易,最终完成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及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建立。
棉花期货中转、期权加速落实棉纱期货有望年底挂牌
启动棉花价格改革试点,是制度上的突破,其意义在于使棉花成为一个市场型品种。
天津易孚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广茂指出,判断一个期货品种是否成熟,标志在于这个品种是否获得国际定价权。中国棉花产量、消费量以及进口量都十分巨大,应该拥有全球棉花定价权。2011年之前,国家没有大规模进行收储和抛储,棉花商品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当前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革对于棉花期货市场的成熟有利好性。任何期货商品的定价最终还是要回归其现货属性,期货价格判断最终都必须回归到供求关系和现货交易。
对于期货市场接下来如何更好服务棉花市场,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表示,随着棉花市场竞价机制形成,农户、涉农企业更需要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产品,因此期货经营机构应更加深入实际了解不同的品种、产业和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风险管理,在“期现结合”上闯出新路子,逐步成为三农产业中风险产品的专业顾问。同时,通过发展场外商品交易等其他交易模式服务客户,积极利用场内外对冲风险,并借鉴国外经验深入到农业当中去,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加灵活和专业的服务。此外,可以探索在目标价格保险方面的应用。
从当前看,第一个非常实际的举措,便是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交割中转库。
新疆距离内地的棉花销区约3000~5000公里,新疆棉花的交割和运输是长期以来纺织企业非常担心的问题,也是新疆作为棉产区的一大不利因素。新疆棉花产量巨大,而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新疆企业也只有50家左右,且其交易量仅在3万~5万吨之间,与其棉花产量很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新疆企业所在棉花期货交易方面的发展。对此,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加速落实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交割中转库。
对此,新疆农资集团北疆农佳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战海表示:“设立棉花期货中转将从根本上解决新疆棉花期货形成仓单方面的难题。”在新疆形成期货中转仓单,新疆期货中转库可以形成50万吨/年以上期货仓单棉的运输,可确保30~40天内实现新疆中转仓单棉运到期货交割库进行交割。
第二个实际举措,是尽快上线棉纱期货交易项目。
朝歌纺织集团总经理杨立为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棉花期货的有些套期保值功能还不能完全发挥,不能完全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因为从纺织厂角度看,套保基本有两种做法,一是提订单,买棉花;二是有远期棉花的现货。但实际上,当前既没有远期定单价格,也没有远期棉花现货价格,这样期货套保便不太容易做,因为做套保的前提条件,是锁定一方价格。所以,棉纱期货上市势在必行。
杨立为进一步指出,尤其是对于纺织厂来讲,有了棉纱期货就可以在棉花期货上买棉花,在棉纱期货上卖棉纱,两个品种双向操作,这样就把企业资源盘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棉纱期货上卖的棉纱不可能存在违约风险,因为企业只要质量符合要求,就可以交割,没有风险。
此外,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虽已上线10多年,但也存在缺陷,而期权的推出能更科学地服务棉花市场机制的形成,棉花期权市场的上线也是呼之欲出。
永安期货金融机构业务总部经理张嘉成认为,期货的产品创新主要就在于期权。因为期权具有其他基础工具所不具备的非线性特征,可以使整个市场价格更合理。
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也指出,应该把棉花期货、棉纱期货以及期权都尽快配齐,市场机构才能用全套的东西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风险管理方法。
而系列的创新,最终还要靠郑州商品交易所完成。据介绍,为了更好地配合棉价新政,郑州商品交易所接下来将着重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抓紧修改期货交割细则、标准仓单管理办法,并尽快在新疆设立棉花交割中转库。二是在积极准备和模拟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争取尽早推出“农产品期权交易所”。三是健全棉花产业链品种体系,满足企业需求,全力推进棉纱期货研发,争取棉纱期货品种年内实现挂牌交易。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