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汇集好声音
内需动力强 高端市场广 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共生产各类非织造布388.9万吨,比2012年增长11.67%,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40%。其中纺粘法非织造布的产量占全部产量的48%,2013年纺粘生产线达到1073条,SMS生产线56条,实际产量比2012年增加了50.21%。 2013年,我国出口非织造布产量为55.8万吨,占总产量的14.5%,这意味着我国非织造布产的外贸依存度比较低,内需拉动才是最主要的动力。同时,2013年国内非织造布行业完成固定投资1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33%,其中针刺非织造布投资增长150%;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热度持续增长,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增速均超过50%。进口方面,2013年,非织造布进口8.52亿美元,增长1.5%,但通过分析2007年~2013年期间非织造产品进出口价格发现,二者差距了达到1.73倍,也就是说,高端的非织造布材料在国内拥有很广阔的市场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进步是国内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以超细纤维、组合应用技术、高新设备纷纷涌现的发展时期。 首先,原材料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助推应用领域扩张。纺熔非织造布实现除聚丙烯、聚酯以外,聚乙烯、聚乳酸、聚苯硫醚、聚丙烯酸酯等材料的广泛使用;高温过滤非织造布根据不同工艺、工况类型,实现了芳纶1313、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应用;壳聚糖纤维、海藻酸盐纤维、丝蛋白纤维、木浆粘胶纤维等生物质和天然纤维的非织造布深受医疗卫生市场的欢迎,极大带动了市场需求。 其次,工艺技术的创新实现新产品的开发。除了传统针刺、水刺等非织造工艺技术之外,湿法非织造布在生产速度、原料实用性、产品应用领域方面也有较大突破,以此技术生产的湿法芳纶、玻纤非织造布加速推动了结构增强材料和土工建筑用纺织品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涤纶纺粘长丝油毡胎基布,在2013年期间新增10余条生产线,总产量达到了14万吨,以其性能优势代替了传统短纤产品,促进了下游防水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温过滤非织造布加工工艺实现了纺粘、针刺、水刺、覆膜、后整理等多种工艺在线复合,围绕“超细纤维”、“高密梯度”、“精细过滤”等技术方向开发了新型过滤材料。在用即弃产品方面,运用湿法造纸、纤维梳理、水刺缠结3种工艺流程结合而成的可冲散非织造布,产品具有可冲散、可降解特性,遗留物可作为土壤改良助剂,并且具有成本优势,在湿巾擦布、婴儿尿不湿、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食品包装等领域广泛应用。 再次,装备技术助推产业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国际先进非织造设备进口国,特吕茨勒干法和湿法水刺设备,DILO的针刺设备都在逐渐引进国内市场,亚洲首条莱芬第四代SSMMMS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将用于生产医疗卫生、土工建筑等类产品,可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结合理论研究、数学建模和反复实践等方面的创新,国内非织造设备生产企业对部分非织造布装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设备的稳定性、效率、能耗等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升级,部分设备和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始出口印度和土耳其等地区。 非织造材料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多种复合技术的性能优势、高校与轻量化的完美组合,以及高性价比与可替代性都为非织造布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非织造布行业缺少从专业原料、专业设备到工程服务的完整供应链,部分卷材企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市场控制能力和产业链配套能力较弱;同时,产业集中度较低,低端产能集聚引发的行业运行风险加大,高端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仍旧不容忽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