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端小平:新形势下重构新优势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与化纤相关产业对材料的高品质高功能性的需求,将推动高新技术纤维、高性能差别化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行业应看到这部分的增长潜力与市场前景。”
  “面对该全球性问题,化纤工业除了用转移常规产能、主攻高新技术纤维等发展策略来化解自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外,应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快速扩大废旧纤维再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向多样化、差别化和高技术含量等方向发展。”
  当前,“复杂”一词成为点评经济形势的热点名词,在其背后,有着众人诸多的困惑与不解。纠结于增长速度的变化,其实质是在思索如何应对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化纤工业而言,要回答“接下来怎么走,如何走”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即将在浙江桐乡召开的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或许会成为行业答疑解惑、交流观点的最好平台。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认为,打造中国化纤工业升级版,是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为复杂环境下的化纤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是提振行业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重构新优势,决定着我国化纤行业在未来的市场地位。
  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保持清醒,梳理行业发展脉络成为必要的功课。转变发展方式、认清发展路径、紧跟发展潮流,是行业和企业重塑新优势时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发展方式——量的增长转为质的提升
  有经济学家指出,在西方经济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所有的经济体都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发展模式,而新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但是,我国各方面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国内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化纤行业也是如此。端小平说,我国化纤工业已经走过了依靠做大总量、追求规模就能赢得机遇的发展阶段,正在从规模扩张主导的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
  端小平在研究宏观经济和调研化纤行业后认为,目前我国化纤行业遇到的需求增速减缓、新增产能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市场表现低迷和效益明显下降、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不仅仅是单个行业的问题,与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有相当大的关联。对于当前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的现状,端小平指出,这正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出现的阵痛。企业要尽快适应。
  端小平在进一步研究后还提出,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行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下,可以断定,中国常规纤维的发展不可能出现前10年的高速增长,行业的发展重点必将转向高新技术纤维和各种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化纤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从生产规模、技术装备、产品开发,还是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配套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已从“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6%,“十一五”年均增长9%下降到4.5%左右。在转型升级后,我国化纤工业核心优势的内涵将发生哪些变化?
  端小平认为,中国化纤行业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行业的软实力建设上。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行业将着力培养以科技创新、品牌提升、绿色生态、国际化发展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路径——走创新发展之路
  当前,科技革命触发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经受着新的考验,同时也碰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化纤工业也是如此。端小平在回答了新形势下竞争新优势的内容后,也对如何在新形势下重构化纤工业的新优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行业的发展要走创新之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化纤工业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如果投资扩张还在原有技术结构形成的产品基础上扩大产能,必然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及产能过剩。对此,端小平指出,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与化纤相关产业对材料的高品质高功能性的需求,将推动高新技术纤维、高性能差别化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行业应看到这部分的增长潜力与市场前景。
  然而,西方各国将高功能纤维,特别是高新技术纤维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就其技术和产品对我国进行双重封锁。面对这样的形势,端小平认为,我们必须关注全球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化纤行业技术创新步伐,促进高新技术在化纤行业的应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对行业科技创新的理解,端小平也充实了新内容。他认为,化纤行业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多个领域、多个行业的技术融合上,概念上也突破了“开发功能型产品”的狭义认识,更为丰富和深刻。端小平说,本届国际化纤会议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设置了更多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引导行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力量。
  另外,各行业的科技创新都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为基础,而在我国化纤行业,基础性研究不足已经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短板。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端小平表示,加强行业基础研究,已经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支撑。
  创新之路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品牌建设。端小平说,品牌建设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市场价值的有效载体。纤维品牌建设是推动化纤行业提升整体实力、实现从大国到强国转变的助推器。端小平说,我国化纤行业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化纤品牌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他特别强调,化纤行业将科技进步转化为品牌价值,会更好地实现科技的市场效益。据了解,以推广行业品牌为重要目标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已经连续发布两年,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发布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的形式推广品牌建设,这本身也是创新发展之举。
  发展潮流——绿色低碳是时代主题
  绿色、低碳、循环已经成为化纤行业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资源限制以及环境压力给化纤产业链升级带来更大的挑战。在时代主题下,哪些产业拥有更多发展潜力与后劲儿?哪些产业响应政策拥有广阔的市场效益?
  近期,国务院审议批准了多项绿色低碳相关产业政策。有经济学家解读,这是国家提振经济活力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是我国工业当前及今后发展的主旋律。
  就化纤行业而言,绿色、低碳、循环已经成为化纤行业发展的新时代主题。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资源限制以及环境压力给化纤产业链升级带来更大的挑战。端小平表示,面对该全球性问题,化纤工业除了用转移常规产能、主攻高新技术纤维等发展策略来化解自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外,应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快速扩大废旧纤维再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向多样化、差别化和高技术含量等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亟待建立以化学法为基础的化纤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端小平表示,建立该体系的分拣系统是目前面临的较大难题。政府应在此环节上加大支持力度。另外,他还透露,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正在与中国家纺协会密切合作,希望能从家纺产品的回收利用方面取得化学法再生纤维产业的突破。
  在重视环保的时代主题下,生物基化学纤维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端小平说,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及生物降解等特性。大力发展生物基纤维,未来纺织化纤工业的相关技术、工艺、设备、人才、经营模式等方面都要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生物基纤维产业将带给纺织行业欣欣向荣的前景与潜力无穷的提升空间。
  我国化纤工业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我国再生聚酯纤维年产能800多万吨,实际产量已达到45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中国已成为再生聚酯纤维的第一生产大国。此外,锦纶、丙纶等其他纤维的回收利用也有很大进步,回用数量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再生纤维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下游领域。
  目前,过滤用纺织品在国家环保产业蓬勃兴起的带动下快速发展。随着过滤袋等产品的升级换代,特种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PTFE)、聚酰亚胺纤维(PI)的需求加大,一些新型化纤企业正在加大开发力度,不断降低纤维成本,试图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