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绸乡觅踪

        

  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柳疃镇位于昌邑城区以北10公里处。北部有国内罕见的柽柳林海,地下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卤水,是溴盐生产的主要基地;中部是纺织工业园区;南部建有“中国棉纺城”。共有72个村,13455户,4.7万人。柳疃丝绸伴随着中国丝绸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在近两个多世纪的时空中,坚强、聪明、不怕吃苦、敢干敢闯的昌邑人织出精美的丝绸,先商们用后背背着、肩膀挑着、毛驴拖着,去山东、奔北京、下南洋、闯世界。历经重重磨难,以其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等优势打响柳疃丝绸的名号,产品畅销海内外。“丝绸之乡”的美名也随之远扬。目前,柳疃镇是全国最大的丝织镇、长江以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印染基地;国家建设部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小城镇经济开发示范镇”。

  丝绸的原料是蚕丝,要想追究其“丝绸之乡”的渊源,还得从“蚕”说起:“蚕”是自然界中变化最为神奇的一种生物。它的身体形态在短短的一生中经历数次变化:先是由一粒蚕卵变成细小的幼虫,历经“四眠四起”变成熟蚕,熟蚕吐丝做成茧后变成蛹,蛹出茧后变成蛾,蛾再产卵,以次循环往复。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发现,蚕茧是可以利用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就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夏代以后,丝绸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很大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木质纺织器具,丝织品也从粗陋变得细致起来。到春秋战国,丝织品已达到精美程度,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高贵衣料。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身穿丝绸衣服者,仍能显现出高贵、富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风姿。

  柳疃,东距潍河1.5公里,潍河支流小龙河从村中东西流过,地肥水美,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自古就是人们相约聚集之地,农历逢三排八为柳疃集日延续至今。

  柳疃丝绸在中国民间丝绸业的发展中应运而生。早在3000多年以前,龙池一带就养蚕织帛,捻线就织。

  柳疃丝绸的嬗变得益于昌邑市奎聚街道东隅村李士桢(曹雪芹祖母之父,本姓姜,1642年因故过继给满洲正白旗佐领李西泉为子,遂改姓李。)之长子李煦(1655-1729)及李士桢的女儿(《红楼梦》中史太君贾母原型)。李煦1693年至1723年期间任苏州织造并监管盐务。李士桢的女婿曹寅(曹雪芹祖父)时任江宁织造。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可谓质量上乘,全国一流。柳疃镇姜家寨姜姓与李煦同族,得知李煦任苏州织造后,便采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之策略,恳请李煦扶持老家丝绸业的发展。李煦兄妹二人因亲情所系,便将江南丝绸的纺织工艺技术全部嫁接过来,从而使柳疃丝绸在织造工艺和质量上产生第1次飞跃,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柳疃仿制的府绸虽不是得天独厚,但以其质地柔软、色泽鲜艳而成为炙手可热的上品,因而当地织绸业渐趋繁荣起来。

  19世纪初,柳疃丝绸品种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改进,用柞丝织的绸子美观大方、朴实耐用。当地织工先后织出明丝绸、老宽绸、二十码、一六绸、大黄绸、小黄绸等,深受市场欢迎,并逐步由商人销往国外。各地的商人纷纷来柳疃做丝绸买卖。他们把买到的绸子加工漂炼后,绝大部分运往北京,名曰“京庄绸”再由北京的商人加工染色后销往蒙古、苏联等地。以后又由上海、香港等地开始逐步把丝绸扩展销往美、英、法、日、意、德、南洋等国家和地区。

  1845年,龙池镇瓦城村赵连运首先来柳疃开设“福盛店”茧庄,成为柳疃街上第1家与丝绸有关的商号。随后,龙池的齐恩铭也来开设了“广盛店”。时隔不久,“双盛合”、“公聚栈”、“合盛栈”等19处商号相继开设营业。这些丝绸庄从东三省南部和本省东部南部山区等地购进柞丝,然后发放给当地农户加工织绸。柳疃丝绸业逐渐向鼎盛发展。

  1853年,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岞埠村徐忠绍、徐长庚等人首开携带柳疃丝绸到异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销售之先河。而后,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南裴村杨茂春家族几代人到南洋卖柳疃丝绸。几经磨难,取得成功。带动昌邑附近的潍县、平度、安丘等地的老乡们下南洋卖丝绸。他们遍布“一溜五印度”,有的甚至远到澳洲、非洲等地,拓宽了柳疃丝绸在海外的销售市场,使柳疃成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和“华侨之乡”。

  清末民初,柳疃柞丝绸业发展到鼎盛时期。织机达1万余架。柳疃及周围的一些商号达400余家,仅柳疃街就有100多家,每天生产丝绸3000余匹。从事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的人有10万之众。年出口柞丝绸达60万匹。每逢柳疃集日四方织户云集柳疃,贩运丝绸车辆络绎不绝,十数里路首尾相接。当时柳疃已成为衔接我省各地经济的枢纽之地,昌邑县金融和商业中心。

  柳疃丝绸的繁荣,也给商家带来丰厚的利益。卜庄镇姜泊村当时建造的49处砖木结构“三面青”昌邑柳疃丝绸老字号民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其中姜其琇花数万银元建造的二层碉楼式四合院成为我国北方民居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柳疃丝绸业繁荣发达的历史见证。

  1916年,因外国人造丝涌入,俄国闭关拒绝外货输入,南洋各岛日英属地重税抵制,辽宁柞茧原料被日攫取,织绸质量下降等原因,柳疃丝绸开始出现衰退。据载,当时各绸庄之间恶性竞争,唆使机匠减料掺假,十几两丝绸就能织成八九斤重的1匹丝绸,漂炼之后形同罗网。

  1937年,日寇侵华,国不安宁,民不聊生。柳疃丝绸从此开始一落千丈,频临绝境,后来只剩下极少数的零星织户,织点粗绸和小棉布自用。

  1946年,县内解放区成立柳疃丝绸店,县政府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筹包销及发放贷款等措施使丝绸业得以恢复。1950年,丝绸管理委员会和丝绸检查所成立,绸商纷纷来柳疃开店,丝市、绸市、捻线市已形成规模,相继成立建新染厂、联成染厂、义兴染厂等十多家商号,农闲季节逢三八集日,各类丝绸上市2000余匹。柳疃、龙池一带出现“夜来灯火多如星,村村户户机杼声”的丝绸生产的热潮。

  1952年1月,县内第1个丝绸生产合作社组织“利民丝绸生产合作社”在高隆盛村建立,有木机12台。此后,各丝绸生产合作社相继成立。1956年1月,“昌邑县供销合作社合营丝绸经营店”成立,各商号归于合作社丝绸经营店。1960年后,笨重的木制织机逐步由电动铁木丝织机取代,功效显著提高。1963年,原县供销社合营丝绸经营店改称“昌邑县丝绸加工厂”。同年,机械化整经机改造安装成功,功效提高了5倍。1965年,原利民丝绸合作社改称“昌邑县手工业联合社丝绸厂”。1966年县丝绸加工厂与县手工业联合社丝绸厂分别改称“红卫丝绸厂”、“东风丝绸厂”,各社队也纷纷建立加工点。1980年4月,红卫、东风两丝绸厂分别改称昌邑县柳疃丝织一、二厂。1984年3月,原柳疃丝织一、二厂分别改称昌邑县丝织一、二厂。1985年,境内有县营丝织厂2处,职工2526人,产量1002.2万米,产值4847.8万元;乡镇丝织厂5处,村丝织厂63处,从业人员5199人,总产值7988万元。

  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昌邑丝织业的重大变革。乡镇村丝织厂纷纷落马,唯独昌邑县丝织一、二厂勇立潮头,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2000年8月企业改制。2002年,一厂成为现在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裕公司”),二厂成为现在的昌邑市华信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华裕公司从1956年1月建立开始,在57年的风雨岁月中,继承传统昌邑丝绸文化及工艺,又对传统工艺进行大胆改进,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与升级,并扩大生产规模,从最初的十几人的手工作坊发展到现在的拥有员工300多人,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其中引进意大利产世界领先剑杆织机80台及瑞士配套附机20台,年生产能力350万米真丝绸,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实现利税5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达5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丝绸生产企业。

  华裕公司主要生产真丝绸及丝棉、丝麻、丝毛交织系列和高档弹力真丝系列产品的纱、绉、纺、缎、绫、绢等100多个品种,200多个花色,主要产品曾获国家银奖2个,金丝杯大奖1个,省科进步奖1个,省星火计划奖1个。雅风牌真丝面料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公司产品新颖,质量稳定、享有盛誉,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山东省丝绸出口的重点企业。

  古老的昌邑丝绸又在华裕公司身上焕发出新的无穷的魅力,在中国丝绸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