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弯腰”转型
老徐(化名)早年在广州开设服装公司,代理国际知名男装品牌的休闲副牌,随后将生意搬到了上海。他今年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撤出百货专柜,进驻奥特莱斯。市场竞争和消费低迷是老徐转型的主因。老徐的做法不是个案,记者了解到,品牌供应商对在百货和购物中心的销售信心渐失,转投奥特莱斯怀抱,业内人士预期,奥特莱斯将是广州零售业的新势力。 本地百货近期试水奥特莱斯 上月,老徐向一位百货业同行说起他进驻浦东一个奥特莱斯的成绩:单月营业额12万元。同行以为是销售正价货的尾单,实际上,老徐已完全退出“正价市场”,撤掉在连锁百货的专柜,专攻奥特莱斯。 “在百货卖正价,比奥特莱斯高一倍。”老徐的休闲男装原来在专柜最低卖400元左右,奥特莱斯普遍卖200元,但在百货做专柜走量慢,一个月正常销售最多6万元,只有奥特莱斯的一半营业额。这样的好处,除了能对抗库存,也为供应商赢得充足的资金。“只要保证质量与正价的一样,消费者当然更乐意用半价买名牌。” 去年以来受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欲不振,折扣货更具吸引力,如销售品牌折扣商品的电商和奥特莱斯大行其道。另一方面,百货和购物中心竞争白热化,除了打折几乎没有新手段拉动销售,品牌商受库存所困。上下游环节同时催生价格更低的折扣卖场,国内部分百货已向“低”转型,广州就有天河城百货加紧布点奥特莱斯,近期还将有本地百货试水。 新辟生产线为奥特莱斯供货 像老徐那样彻底剥离“正价市场”的供应商也许不多,但“两条腿走路”的不在少数,即既在百货专柜或专卖店上正价货,同时加开生产线为奥特莱斯供货。这是起源于美国的madeforoutlets模式,品牌商为奥特莱斯、“工厂店”专门生产一批商品,以防与正价店的款式重复。 一位百货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商“两条腿走路”相当于拓宽了顾客群,为自己在零售业最艰难时期找到其他出路。 品牌商自建“工厂店”也是另类奥特莱斯。李宁和百丽均设有madeforoutlets的生产线,李宁在东川休闲港长期设促销场1折销售,当中除了尾货,还有不少madeforoutlets的款式。百丽鞋业的网店和多品牌集合店内,不少是俗称的“工厂货”,长期有折扣,与正价店款式有所区别。 相关链接——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译。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排出口”的意思,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奥特莱斯(Outl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Outlets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虽然FactoryOutlet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但真正有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 奥特莱斯(中国)有限公司,定位为新型现代服务业综合投资运营商。专注于大中华区奥特莱斯研究、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创建以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为龙头的多种商业业态并存的新型现代产业模式;并致力于该新型现代产业模式的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