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高新技术纤维:提品质与降成本是方向

                     

  “东西是好,就是不好卖。”一家生产芳纶的企业老总说这句话的时候面带苦笑。在2013(连云港)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的现场,记者了解到,不只一家企业在为高性能纤维的下游应用而发愁,下游市场打不开仍是产业做大的屏障。伴随着行业发展遇到阻碍,多家企业表示,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

  从冲动期到迷茫期,再到冷静期,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业逐渐出现一些企业开始赢利,一些企业还只见投入不见回报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行业分化出两极,使企业间有了更大的竞争,势必会加快行业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说,未来常规纤维不会再有高速发展,而高新技术纤维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也表示,高性能纤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向高端市场迈进。

  此次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而连云港拥有“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两个国家级的产业园区。众多高性能纤维的企业代表云集连云港,重点剖析了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冷静投产扩能积极发展技术

  端小平说,尽管高性能纤维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也须冷静投资,避免低水平产能的投产扩张是目前行业应当关注的问题。近一时期,国外竞争对手加快自身技术发展,开发更高端的产品,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技术和市场的封锁。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不合理。而产品集中于低端市场,并不是不想走高端路线,而是技术水平达不到。

  发展技术成为行业前进必须要啃的硬骨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说,行业发展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与产品性能。国内生产碳纤维的龙头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当前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巨大资金。董事长张国良说,企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追求技术进步。中复神鹰不断积累产品生产的技术与经验,可为今后的发展做技术储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性能纤维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方面缺乏底气。因此,端小平指出,在发展前期,可以通过鼓励优质高性能纤维进口、与国外高性能纤维企业合作等方式,逐渐培育市场,拉动国内应用的推广,推动新产品的研发。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方念军说,江苏奥神加大了市场推广和技术研发的投入,他还提出了以低价换市场的发展策略。

  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高性能纤维当前的发展,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中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员姜润喜说,仪征化纤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也把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看作是企业今后发展的重点。而这两点需要技术发展作为支撑。同时,规模化发展才能解决成本问题,而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才能推进发展。

  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的价格高,似乎是材料界里的“奢侈品”。“奢侈品代表着受到高端客户的追捧,而这些高性能纤维并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一家山东生产芳纶的企业代表辩驳说。他接着算了一笔账:同样的应用领域,玻璃纤维每吨价格几千元,而芳纶每吨达到20万元,更别提每吨40万元的聚乙烯纤维。下游产品性能的提高程度与价钱高出的幅度并不匹配,下游企业也在算着这笔账。

  高性能纤维的价格之高令国内下游企业难以承受。尤其是民用领域,许多下游企业在了解产品性能后赞不绝口,而知道价格后只能“望洋兴叹”。一位生产除尘过滤袋企业对于聚酰亚胺纤维的评价是:产品性能很好,但是对于要追求利润的企业来说,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纤维的制品还为时过早。

  因此,降低成本成为产品进入下游视野的重要因素。而在降成本方面,科研单位与相关企业已经有所突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介绍,东华大学与江苏奥神已经解决了干法纺丝技术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的关键工程、设备和技术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我国特有的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提升聚酰亚胺纤维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降成本还在于生产时能够节能降耗。高性能纤维的生产工艺,很多靠的是模仿而来。了解各个环节的生产状况,并加以改善,会从小管理中得到降低成本的大收获。山东大学教授朱波表示,碳纤维制备产业化的能耗很高,如果能够有有效控制原料精制、原液制备、原液保温、牵伸浴槽加热等环节的能耗,就能对碳纤维制备产业化起到关键作用。

  建立科研体系完善产业系统

  高新技术纤维是多领域、多学科和多类人才集成创新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是一个国家技术实力和高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端小平特别强调,高性能纤维产业高水平的发展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也认为,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基础理论,可以帮助打开视野、拓宽思路。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纤维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而且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对接上还有待完善。

  企业各自为战的状态也消耗了行业整体的竞争实力。装备、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发展水平相互不平衡,协同化发展的水平较低成为制约行业整体提升的短板。建立产品研发、创新技术等联盟得到众多企业、学者的认同。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方念军认为,行业未来的发展要以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共建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共同培养纤维新材料高层次人才、合作开发应用技术等方式推进。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普选从终端市场特征出发,认为防护服装市场是计划管理,更具有组织性,所以更应该加强与上游纤维生产企业的合作,产学研用各个环节要通力协作。

  完善产业系统要建立起从原料、纤维到成品的产业链。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说,高新技术纤维的发展要进一步延续“广种薄收”“军民结合”的政策,以应用为牵引,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在总结了我国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比国外大型企业后也认为,企业建立产业链,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链的建设,将成为行业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业内学者也认为,高性能纤维产业链具有功能和结构一体化制造的特点,需要协同创新的平台。借助于产业联盟这种合作形式,能够缩短技术开发周期,为技术的开发及商业化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和平台,形成联盟企业共同的竞争优势。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