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龙头企业节能减排已见成效

                     ——访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副秘书长王伟民

  实现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四大目标之一,而节能减排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在行业发展增速下降,出口形势严峻等情况下,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发展的突破口。那么,企业该怎么做?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就此,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副秘书长王伟民。

  记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和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成员单位,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在山东愉悦家纺、无锡一棉等7家龙头企业开展了义诊活动,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义诊活动中,作为专家组组长,你认为这些企业有哪些特点和先进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王伟民:山东愉悦家纺已形成融棉花采购与加工、纺纱、织造、染整、经编、针织、缝制、家纺成品设计,开发,生产及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家纺完整产业链。公司采用生物化处理技术,居印染行业领先水平。

  山东滨州亚光家纺拥有自棉花收购加工、纺纱、织造到印、染、绣、整完整的生产链,自有水库和热电厂,生产线全部采用进口设备,主要生产中高档毛巾、浴巾及浴衣、棉毯、腈纶毯、床品等。

  无锡一棉是行业标杆企业,其主要特点是高品质、低能耗、用工少。生产300支棉纱,锭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左右,单产能耗最低,万锭用工25人,创造了棉纺业的奇迹。

  江苏大生集团以纤维素纤维为主导产品,以赛络紧密纺差别化等特色产品引领市场,在做精纺织主业的同时,还将做有特色家纺,进军文化产业等相关现代服务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试掘产业链新财富。
  江苏阳光集团利用多种新型弹性长丝和短纤开发的“高弹保型精纺面料”,20%的原料来自玉米,改变了化纤的部分石油基因;利用新型天然果实纤维——水晶丝开发的天然果纤花呢;利用仿羊绒手感的改性绢丝开发的蚕丝绒花呢,具备“天然、环保、低碳”的新特性。

  安徽华茂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在服装加工、面料印染、精细化融合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拥有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其中,采用国产棉花开发的当今世界最细棉纱Ne600纱线及面料。同时,“嵌入式复合纺纱关键技术”、“棉纺嵌入式纺纱关键技术”、“精品紧密纺技术”、“涤棉防静电斜纹类工装布系列”等项目,代表了我国棉纺织行业先进技术,出口纱线和面料价格均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平均单价的50%以上。华茂集团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在不断加快企业发展,延伸纺织产业链的同时,非常注重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城内新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公司自有经编织厂、纬编织厂、染厂、定型厂、印花厂、水厂、煤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条龙生产设备。近年来,公司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节能减排。染色工序单位产品耗水量下降了48.6%,5年节水2700万吨。“十二五”期间,公司计划节约标煤9538.8吨,截至2012年已完成目标的100.67%。

  这些龙头企业各具特点,他们在延伸产业链、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创造了骄人业绩,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行业困难的情况下,为企业突围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记者:节能减排是一项硬指标,其重要性、紧迫性在哪里?

  王伟民:我国是纺织大国和纤维消耗大国,始终保持10%~20%的增长,年纺织加工总量超过4000万吨,占全球的50%以上。“十一五”以来,虽然行业的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在全国制造业中排名依然靠前。“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单位工作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吨左右。当前整个纺织行业面临环保压力,政府面临指标压力,企业面临资金、技术、成本压力。印染行业发展若受环保制约将影响整个纺织行业。减排压力远远大于节能。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生态问题,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记者:你参加了对龙头企业的义诊活动,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对纺织企业发展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王伟民:我认为,企业一是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像无锡一棉那样高品质、低能耗、用工少,万锭用工25人,创造了我国棉纺业的奇迹;二是要从分散式向园区聚集,园区资源配置高,成本低;三是要从低水平扩张向产业链集成,做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克服外购原料交货不及时,质量无保证等弊端,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四是要从高能耗向低碳生态转变,因为这能直接降低成本。

  记者:今后有何打算?

  王伟民:我们现在正在忙着编制“十二五”中国纺织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其中包括上千个标准。此方案现已经过3次讨论修改。从行业层面说,特别是针对环境保护,要根据整个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环境资源可承受能力方面制定适度的标准,标准不能过高,过高标准意味着承受的高成本,作为企业则应避免投机行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