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纺织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棉花供需缺口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为此,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多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并参照粮食直补政策办法,尽快建立棉花直补机制。
告警:山东棉花种植面积已连降四年今年或再降13%
“山东是棉花生产大省,也是纺织大省。然而,受植棉农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植棉比较效益明显下降等因素影响,棉花生产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12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1034万亩左右,比2008、2009、2010和2011年分别减少298、165、115和95万亩,已连续四年下降。”
这一组数字引起了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卞志良、刘大钧、王树理的极大关注。“两会”前夕,3位委员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
卞志良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棉花价格大幅波动和国外优质棉的进口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产棉大区也面临冲击,全国原棉产量明显减少。
“再次听到植棉数量下降的预期,我感到非常担心。这给我国纺织企业生存和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卞志良说,最近一项关于我省8个主产棉市植棉意向的调查显示,2013年植棉面积下降了13%。
探因:委员算起“经济账”棉农无利可图只得弃种
一面是产量的连续下降,一面又不得不依靠进口填补我省棉花供需缺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市场价格波动、种棉效益变化是这几年棉花生产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曾经担任省发改委副主任的王树理委员根据他的调研算了这样一笔账:种一亩棉花,播种15元、耕地30元、地膜25元、浇水30元、农药105元、种子35元、肥料260元、用工25人每人35元,总共成本1375元。按照亩产415斤籽棉、每斤3.8元计,每亩棉田的纯收入为230元,仅为在建筑队打工两天的收入。
“2012年度国家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每吨20400元,比2011年提高600元,不考虑加工成本,折合每斤籽棉4.08元。对棉花加工企业来说,超过这个价格根本无利可赚。”王树理说,正因为如此,企业为了保本,才不得不通过压低棉花收购价来实现盈利,棉农的种棉积极性也遭到重挫。
“现在农民对价格很敏感,前几年棉价下跌时,农民都把好地种上了粮食,只有那些盐碱地和沙地不得不继续种棉花,如果棉花收益长期比不过种粮,弃种棉花的现象会更为普遍。”刘大钧对此表示担忧,他表示,如果棉花价格持续不振,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十分可怕的。
建言:三委员联名呼吁棉花直补政策补贴不低于100元/亩
为稳定外贸增长、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卞志良、王树理、刘大钧等多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提高棉花临时收储价格和完善种棉补贴政策的建议》,建议国家: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建议尽快在新棉播种前提高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以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参照粮食直补政策办法,尽快建立棉花直补机制,按照补贴不低于100元/亩标准,实施对种棉农民直接补贴,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国内棉花自给率。加大对优势棉花区域和主产棉大县的扶持力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占我省植棉面积的50%,建议国家加大盐碱地植棉项目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对植棉大县实施奖励政策,提高棉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