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宁波服装“腾笼换鸟”加速产业升级

        

鉴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相对宽松的外贸环境,东南亚的制造业正在进一步崛起,阿迪达斯关停中国国内工厂把产能转移到缅甸,凡客外迁产能到孟加拉国,三星也斥资20亿美元打算在越南建立新的产品生产线。不少宁波企业家也萌生了把生产线迁到东南亚去想法。有专家认为,与当年制造业中心从日本、韩国等地转移到中国来一样,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一方面可能对宁波外贸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更为关键的是,制造业外迁后,宁波“腾龙换鸟”,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加速产业升级。

  “东南亚制造”抢食浙江外贸订单

  “今年是我从事服装外贸生意30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太平鸟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王定英说。

  宁波太平鸟进出口公司以服装出口业务为主,是宁波上规模的外贸企业,但今年的业务做得并不好。“报价拼不过东南亚的工厂,很多外贸订单都转移到东南亚去了。”王定英说,沃尔玛的订单有100万~150万件的衬衫和T恤,但每件报价只有十五六元,长三角的工厂根本没法承受这样的价格,连成本都不够,因此,大量的外贸订单都转移到东南亚去了,尤其是越南、柬埔寨以及南亚的孟加拉国。

  “东南亚制造”正在不断蚕食宁波外贸的订单。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虽然欧美传统市场的消费不断回暖,但大量订单并没有相应地回到中国来,而是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

  目前在欧盟鞋帽类市场上,越南已成为仅次于我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成衣制造及部分服装配套产业也越来越多地向东盟转移。此外,越南鞋类产品将于明年1月1日起对欧盟出口正式享受普惠制(GSP)关税优惠,使得中国出口产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此外,除中国-东盟自贸区外,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建立了自贸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已与欧盟建立了自贸区,越南正在与欧盟进行自贸区谈判,泰国和欧盟也启动了自贸协定谈判。同时,“跨太平洋(601099,股吧)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或将加剧贸易转向,在东盟成员国中已经加入和有意加入的国家达到7个。上述发达经济体与东盟间的密切贸易往来,将削弱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创造效应。

  东盟廉价成本吸引宁波制造业外迁

  东南亚相对低价的劳动成本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不仅吸引了欧美客商的外贸订单,也吸引了大量宁波外贸企业前去投资。目前,雅戈尔(600177,股吧)、杉杉、申洲、长隆国泰、狮丹奴、大发化纤、百隆等服装企业,都已经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主要投资国家为越南、柬埔寨和临近东南亚的孟加拉国。此外,永发集团、大圆车业、南苑集团、中基宁波集团、银亿集团等企业,也在东南亚国家开展了投资。

  据市外经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市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十分踊跃,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投资国别来看,除了文莱以外,我市对其余9个东南亚国家均有投资;今年前11个月,我市企业有19个项目投资东南亚国家,核准中方投资额达到1.8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我市投资东南亚的项目已有420个,核准中方投资额7.36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为3.5亿美元。

  “投资东南亚的项目中,主要是服装、矿产开采和贸易类项目,家电、模具等其他产业项目不多。”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徐建华表示,“对服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因为东南亚越来越突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转移迫在眉睫。”

  “柬埔寨服装工人的月薪约为70美元,越南为150美元左右,孟加拉国约为100美元,明显低于宁波2500元人民币的最低月薪水平。”宁波恩凯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沈功灿说,“这是服装企业投资东南亚最为看重的优势,另外,欧美国家对柬埔寨还有关税最惠待遇,也没有贸易壁垒方面的限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叶菀茵副教授认为,宁波服装企业向东南亚转移生产线,既可保持原有的成本优势维持对欧美市场出口,又可开拓当地市场,同时还为宁波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腾出空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原材料和工艺仍是宁波的优势

  不过,宁波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仅仅是将其作为加工制造基地之一,而并非把所有的生产工厂全部外迁到东南亚国家。永发集团早在3年前就在越南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永发集团总经理胡小良表示,越南工厂只是把广西钦州工厂生产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制作为成品后再销往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东南亚国家工人的工艺技术大约只有我们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模具、精加工等配套的产业也不发达,产业很难全部转移过去。要达到目前国内的工艺水平,起码还要5年以上的时间。”胡小良说。

  宁波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峰认为,目前对中国服装(000902,股吧)制造业形成冲击的,主要是越南、印度、柬埔寨、孟加拉以及缅甸。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转移到东南亚去的大多是服装、鞋帽、箱包等初级产品。宁波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和相关配套以及物流交通等方面,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张晓峰说,服装企业搬到那边去的生产线,一般只能生产衬衫、牛仔裤和内衣内裤等,常年变化较少的流水线产品,其中有设计水平方面的因素,也有原料方面的因素,“比如我们提供给欧美国家的女装,设计风格变化很多,很多饰品和面料东南亚根本生产不了,如果在东南亚设厂生产,那么,原料必须要从国内出口过去,如果对方追加了订单,东南亚工厂的生产线肯定要停下来等原料,这样的话,工厂的损失就会很大。”

  宁波本地应借机加快产业升级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近两年来,浙江制造业尤其是服装业,加速向缅甸、泰国和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全球制造业一直在转移,先从发达国家流向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再转到中国内地,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制造业中心正在逐渐向劳动力价格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制造业外迁只是"腾笼换鸟"的第一步,把笼腾出来了,关键是接下来如何发展。”张汉东说,浙江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把“招商引资”转变成“招商选资”,在传统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后,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产业质的提升,“制造业一直在转移,但转出去的必然是比留下来发展的落后一个档次,这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浙江把服装鞋帽的生产线转出去,接下来就该发展新能源、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宁波服装业也在按照这样的路线进行产业升级。大量企业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后,宁波服装协会现在正在推动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品牌运营机构的发展。“现在欧美韩日等设计业发达地区的设计师也已经瞄准了宁波服装业,希望与宁波企业开展合作。我们协会也在引进一些设计机构,组建设计师专业委员会,使设计这个宁波服装的短板尽快发展起来。”张晓峰表示。

  据介绍,目前宁波已经开始涌现独立的设计机构,出现了ER男装、麦中林女装、MILDBIRD(米利鸟)等设计师品牌,还出现蔡泽恩、曾丽萍、方彬等青年设计师。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