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某纺企是1家8万锭企业,以生产常规普梳纱、少量低支精梳纱为主。据企业责人张总说,目前企业库存已增至50天,如果再拿不到订单,企业就得停产。且周边的很多企业与他们情况类似——库存高企、资金短缺,企业“苟延残喘”。“纺织越来越难做,今年难关不好闯。”张总介绍,由于今年的棉市“寒冬”过于漫长,纺企已是“劳燕分飞”:
熬不过去,老板一跑了之。
江苏某企业负责人说,现在纺企的情况是,大企业举步维艰,中小型企业一倒一大片。据他了解,今年11-12月份,在江浙、闽粤等南方地区,中小型纺企因经营亏损,无法偿贷等原因,不少老板“卷款”跑路。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以来,仅江浙地区就有上百家企业老板跑路。分析原因:一是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临近年底,银行催还贷款,企业无法清偿;二是企业之间贷款互联互保,一个纺企倒下,就连带倒下一大片。据江苏某企业反映,在当地不乏大型国有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已卷入老板“跑路”的冲击波之中。三是纺织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寒冬”漫长,企业难以看到未来。尤其一些生产常规纱线的企业,纱线严重销售,库存积压严重,个别企业表示“只要有人买,亏本也卖,一分订金都不用付,贷款赊欠一年也可以”。
瞄准新兴市场,企业“走出去”。
江苏某规模企业是集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加工和进出口经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共拥有环锭纺30万枚,气流纺4000头,精梳机21套,各类织机1500余台,总资产27亿元,员工8000余名。该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国内需求不旺,他们企业出口订单2013年前10个月订单减少1/3,很多客户都去东南亚那边了。他们身边的不少同行开始考虑到东南亚设厂,目前,柬埔寨、越南等地人工成本每人每月不到1000元,但在国内,1名一线工人的月工资接近3000元。再就是巨大的原料价差,吸引很多企业赴东南亚设厂生产。他们打算到柬埔寨设厂,他们打算通过受让柬埔寨某公司一定股权,并对该公司实施增资的方式,在柬埔寨设立生产企业,主营各类纺织品成衣的生产、加工和贸易。
调整产品结构,激发企业活力。
山东青岛某纺企,该该公司资产规模亿元左右,员工1200名,主营加工纯毛线、纺纱、染线、洗毛、制条;批发、零售纺织原料。负责人说,2012-2013年是企业“爬坡上坎”的两年,他们企业受到进口棉纱冲击非常大,竞争形势倒逼企业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问题不仅仅在于需求弱、卖得差,还在于厂家生产得太多。”赵总说,2011年他们这里企业开工率高达90%,而2012年整体开工率普遍降至80%一线下方,而今年已下探至50%偏下水平。他们企业已经董事会通过,打算在2014年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减少棉花使用量,增加非棉纤维使用量。并且,准备进军成衣领域,专门设立由几十人组成的研发团队,设计服装和运用新的成衣技术,为买家提供用新研发的面料做成的服装样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