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杨兆华:倡导新家纺 开启新生活

        

  2013年是家纺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家纺行业运行呈现出外需乏力,内需放缓的特点,部分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现状,家纺企业开始注重“内功”修炼,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如何“变”才能顺应行业潮流,怎样“变”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成为行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11月23日,以“蝶变·新家纺·新生活”为主题召开的“2013中国家纺大会暨中国家纺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期目标完成良好

  “从目前来看,家纺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行业规模指标完成良好,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可持续发展按期完成。”在家纺大会上,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首先阐述了行业“十二五”中期的完成情况。

  从中国家纺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2010~2013年,中国家纺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8.5%(预期目标8%)、出口年均增长11%(预期目标7.5%)、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4.8%(预期目标3%)、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4.1%(预期目标10%),均实现并且高于预期的年均增长目标;此外,全行业还实现了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大于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减少25%、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9.8%等,均按照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初期中,对行业提出的10个问题,我们也一一进行了对应总结,整体情况完成非常好。”杨兆华指出,在产业布局方面,行业实现了逐步改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骨干企业优势进一步加强,空间布局梯度推进。同时,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实现了层层推进。

  杨兆华说:“通过近两年对家纺行业的历史进行调研总结、现状摸底、特征归纳,为今后家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同时,在此基础上,家纺行业完成了首部品牌发展报告,确立了32家重点跟踪的自主品牌企业。除此之外,家纺行业的区域品牌建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如海宁家纺、高阳毛巾、南通家纺城等,这些区域品牌的建设为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区域品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别方面稍显不足

  诚然,行业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前进的同时也有一些新问题逐渐显露。

  杨兆华指出,在家纺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推进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业在新渠道建设方面推进不力。虽然,近几年在新渠道的建设方面,特别是线上渠道的拓展上,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线下,特别是在全渠道的推广上,行业仍然有所欠缺。

  二是在企业创新间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每次展览会,协会都会收到近10件左右的投诉,在设计研发方面,还有很多企业存在抄袭的情况。

  三是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视野有待开阔。目前,宇航沙发布、山东亚光等企业在国际合作上取得了较好成效,通过聘请国外设计师和销售人员,使企业品牌直接跨过中间商,与美国用户直接见面。如此,既能把中间商的利益取消掉,也能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让企业直接了解终端用户的想法,使产品开发的针对性更强。杨兆华表示,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目前,中国的家纺企业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如何整合国际资源,如何与国外品牌进行渠道合作,继而扩大企业自主品牌、提高品牌运作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加强。现在,行业内很多地方的公共平台利用率不高,有一些平台依然停留在样板工程上。

  五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明显落到实处。杨兆华表示,在此次自主品牌调研中发现,增值税对于行业内的品牌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在品牌领域中,人工和研发投入不能抵扣,因此,在品牌建设上,企业感觉压力很大。

  同时,杨兆华还针对当前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对当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他指出,增速放缓、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分化明显是目前行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根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内销产值中,毛巾类增长较快,床品类和布艺类增长缓慢;在产业集群内销产值中,毛巾类和布艺类产品增速较快,床品一般;在协会重点跟踪的193家企业中,布艺类增速较好,床品较差。与此同时,这193家重点企业呈现出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从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来看,去年69家,今年62家,但利润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非常明显,亏损企业数增加3个,但亏损额增长超过100%,表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倡导新家纺新生活

  杨兆华表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今年家纺行业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并不断朝着家纺强国迈进。为此,家纺协会提出了“蝶变·新家纺·新生活”的概念,希望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杨兆华说,从当下的经济形势分析来看,目前,家纺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消费需求针对的是产品,消费习惯针对的是渠道。产品和渠道是品牌建设最重要的两方面,也是产业链中两个比较重要的端口,只有抓住这两端,形成“微笑曲线”,家纺行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杨兆华表示,随着大经济环境下滑,消费者真正可支配用于家纺的消费金额不断下降,这必然导致其消费需求转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档次下降,二是延长产品更换频率。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应该从原料采购、研发、标准制定、新工艺装备、原料上进行改革,满足消费需求变化。其次,从转变商业模式、研究消费需求下手。企业应该把眼光瞄向消费者,而不是一味地盯住竞争对手,在市场定位上,找到生存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变,能够使行业起到化蛹成蝶的效果,实现行业的二次飞跃。”杨兆华说道。

  对于打造新家纺、新生活,杨兆华表示,“新家纺”是指一要安全、二要舒适、三要有功能性、四要时尚,这四个要素只是第一环,第二环则是指环境友好,即在生产过程、原料采购、市场环节中均要保证低碳环保。“新生活”是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品质。生活方式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渠道,生活质量品质的提高离不开产品,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依靠、互相支持的。

  “新家纺、新生活,或许是实现家纺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家纺行业要适应10年强国建设的需要,打造竞争新优势,不断研发和生产优质产品,为满足全国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贡献。同时,也为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起到铺垫作用,能够使规划制定的更加务实、有效。”杨兆华说道。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