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陕西纺织:钱从哪里来 产业向何处去

                     

  陕西咸阳是我国“一五”、“二五”期间建设的老纺织工业基地,纺织工业为咸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两年来,咸阳纺织借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日前,针对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钱从哪里来,路向何处走等问题,记者专访了咸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忠平。

  政府该出手时要出手

  记者:咸阳纺织近两年在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很有起色,您能谈谈咸阳纺织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李忠平:谈咸阳纺织的结构调整不能不提咸阳纺织的历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咸阳纺织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著名的“赵梦桃小组”就出在咸阳纺织企业。但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咸阳纺织因经营机制僵化、产业链不全、社会负担加重,生产举步维艰;纺织职工收入降低,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看到东部地区纺织业飞速发展,我们也想进行技术改造,但因缺乏资金而有心无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在省长赵正永提议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强力支持下,咸阳市政府于2011年4月组建了“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管委会”,并在城市西郊规划1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通过市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整合优势资源,实现经营机制转换、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使企业职工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园区成立后,省政府将园区建设列为省级重点工程,成为“省长工程”,从资金、土地指标和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省长赵正永先后四次来园区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园区管委会每周向省工信厅、发改委等部门汇报工作;咸阳市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每月向省政府汇报园区建设进展情况。希望把园区建设成为陕西振兴传统产业的典范。咸阳市委、市政府也把园区建设列为市级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园区检查指导、现场办公,主管副市长常驻园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省、市领导的高度关心、支持为园区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记者:园区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李忠平:资金问题是纺织集团设备升级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最终通过土地置换和土地级差能够实现投资平衡,但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供需有一定的时间差,这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为此,园区积极利用省、市政府的增信政策,认真制定投融资规划,并与各金融机构构建良好的信用结构,采取多平台、多渠道、多品种的融资模式,根据园区建设时序和项目所需,打出融资组合拳,为国企搬迁和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企业搬迁中设备升级改造和新厂房建设共需资金约20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共需资金15亿元,总资金需求为35亿元。园区通过咸阳纺织集团进行中期票据、私募、信托等方式可融资22亿元,其中信托融资10亿元;通过咸阳市城投控股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间接融资16亿元,总融资量为38亿元,确保了国企搬迁和园区建设资金需求。

  就资金来源讲,纺织集团通过市属国企1000亩土地置换,可获得收益30亿元,园区20%的居住和商贸用地通过土地级差可收益资金22亿元,总收益可达52亿元,这些资金确保了融资的偿还能力。同时园区还通过纺织发展引导基金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PE创投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目前园区共储备土地3500亩,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供电供热中心、纺织博物馆、农民安置小区等项目已启动,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园区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记者:您刚才所说的腾笼换鸟,是不是淘汰落后企业,引进先进企业?

  李忠平:我们所说的腾笼换鸟是指让企业转型升级,让“麻雀”变成“金凤凰”。

  按照园区产业规划和总体规划,园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现有的优质品牌、完整的营销渠道和成熟的员工队伍等优势,通过整合企业资源,组建咸阳纺织集团,实现转型升级。按照两步走战略,第一步:通过土地置换,整合资源,完成退城进园,设备升级,组建集团,提升企业管理机制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采购统一、生产统一、核算统一、营销统一等“六统一”目标;第二步:通过资产运作和股权转让,实现产业多元、结构多元。

  实行两步走战略,通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本运作成本,使入驻后的纺织集团生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实现生产规模40万锭,每万锭劳动用工由200人降低为50人;技术改造完成后企业负债率由搬迁前的75%降低为22%,每年可节约管理成本1.6亿元。

  记者:在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忠平:产业链不完整是咸阳纺织的突出的缺陷,而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招商引资是实现园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途径。

  企业技改完成后,但产品仍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如果我们不转变经营机制,不解决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只是把技改后的新设备搬到园区去,3年以后,咸阳纺织将还是老样子。只有在染整、家纺服装等方面取得突破,园区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园区聘请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编制完成了产业规划;聘请新加坡CPG公司设计完成了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还聘请相关院士、专家担任园区常年技术顾问,科学地指导园区建设和发展。根据咸阳纺织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商贸带动、产业支持、做强终端、做优上游”的发展目标。

  我们纺织工业园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土地优势。三是人力资源优势。咸阳拥有纺织服装专业的大中专各类技术院校59所,每年培育的高素质专业人员3万多人。咸阳人具有较强的忠诚度和文化归属感,因此当地劳动力稳定性强。四是规划优势。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在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编制形成的,避免了企业入驻后重复建设的问题。

  根据以上优势,园区按照产业链需求,通过点对点、顾问式招商方式,积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实现园区产业链延伸。目前,园区已与浙江商会、福建商会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已有5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与园区签订了入驻协议,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还有3家省内服装企业正在进行开工前的筹备工作。这些企业入驻将极大地增强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园区的辐射功能,较好地实现产品多元化目标。

  记者:目前园区建设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李忠平:园区自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一是受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影响,产业转移的难度加大。目前企业大多放缓投资,等待观望;同时受知识产权制约,转移企业存在创新、拉动、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二是从宏观层面看,存在产业转移扶持政策不配套和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对于企业向何处转移,如何转,转什么等问题,缺少具体的指导性规划。同时扶持性政策不明确,影响转移速度。

  三是劳动力队伍培训力度不够。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不健全,生产要素和要素的配置尚未形成系统支持,定向培训机制没有建立。

  同时,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纺织专业渠道,加大对纺织产业转移的宣传、资金扶持和引导力度;希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增加各地园区的交流机会,实现资源共享。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