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银夏津”向高端棉纺要效益
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夏津县棉纺织业在逆势中扩张,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了抗击“寒流”的攻坚战–– 银都商业广场、棉都宾馆、锦纺街……走进夏津县,一处处以棉命名、与棉纺相关的处所,都在彰显着“银夏津”的风采与辉煌。该县拥有规模以上棉纺企业140家,从业人员3.5万人,纺纱规模230万纱锭,占全市的45%,该县近七成的财政收入来自涉棉企业。 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夏津县棉纺织业在逆势中扩张,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了抗击“寒流”的攻坚战。 逆势膨胀,低迷中寻求商机 “刘总啊,张家港锦花集团的那套8万纱锭设备很先进,价钱也很合理,你可以考虑一下,跟他们联系。”刚刚从南方考察完,夏津县中小企业局局长李贵才便迫不及待地给天宏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光后打来电话。 今年,夏津县充分发挥棉纺大县的优势,引导棉纺企业积极走出去承接产业转移,把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二手设备”淘到手,并积极引进新设备、建设新厂房。正是瞄准这一商机,天宏纺织2万纱锭紧密纺赛络纺设备正在紧张安装,豪程纺织、福祥纺织、四海纺织等企业引进了赐莱福气流纺,瑞鑫纺织新上清梳联合机,并对紧密纺进行了改造,格瑞纺织和广进纺织新上自动络筒机…… 走进夏津县棉纺织企业,除了依旧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同样如火如荼。今年以来,该县40余家棉纺织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及厂区扩建,投资达20余亿元,高档设备比重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全县40支以上的精梳纱比例达60%以上。目前,华芳集团夏津纺织公司、夏津恒华纺织公司分别达到了37万纱锭、10万纱锭的规模,宋楼、南城、银城三大区域公司的总体规模均达35万纱锭以上,通过低成本扩张,一大批民营纺织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通过对传统设备的改进,我们的新型纱线订单不断,不但没遭遇‘寒流’,反而火得不得了。”丰润实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军高兴地说。 技术研发,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增长 模仿、跟风、跑量……对于众多仍以传统模式生产经营的棉纺织企业而言,今年这场自终端市场向供应链传递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让他们尝到了足够多的教训。 风险来了,压力大了,关键看企业如何面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芳集团夏津纺织公司等棉纺织企业一次次被卷入激流,却又一次次更加勇敢地立在潮头。“东南亚等地虽然占据成本优势,但他们以中低端纯棉纱为主,功能化、差异化的产品较少。如果稳住生存、谋求发展,将产品‘调高调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书贞说。 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前景分析,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立足自己的研发优势,将低支纱改高支纱、高支纱改精梳纱、纯棉纱改混纺纱,向高端产品要效益。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天丝、莫代尔等新型纤维每吨售价十几万元,而普通棉纱售价每吨在3万元左右,在棉纺织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该公司销售收入不减反增,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增长,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让我们的产品在浩瀚的市场中被识别和购买,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以此打造整个县域经济的招牌,带来更大的整体联动效益。”李贵才说。 基于这种发展理念,夏津县棉纺织企业积极引进开发了合股纱、彩棉纱、混纺纱、竹节纱、精梳高支纱等新品种,生产特色纱的企业达25家,近八成棉纺织企业建起自己的新技术研发体系,50多家企业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靠新产品,该县棉纺织业正逐渐冲破困境、走出低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新型棉纺产品真正实现了“夏津造”。 产业升级,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我们按照‘规划先导、特色发展、产业聚集、链条延伸’的发展思路建设了纺织服装园区,园区建成后将形成棉纺120万锭、织机3000台、15条以上印染生产线、服装和针织加工5000万件的生产能力。力争到2014年,全县棉纺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税收5亿元,主要指标均占全县总量的70%以上。”谈起棉纺织业的发展,夏津县县委书记王春利信心十足。 拉伸产业链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寻求结构优化和特色发展。该县以挖潜改造、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提高质量、产业提升为首要任务,在资金扶持、土地征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向棉纺织业大力倾斜。 华芳集团夏津纺织公司、夏津恒华纺织公司、鑫秋家纺新上国内一流设备,奥诺尔针织服饰、保罗贝尔家纺、天意针织织带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服装、家纺项目总投资达34亿元,先后落户纺织服装园区,为推动该县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延深加工、多次增值及产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集群效益极其明显。由于产业链条的延伸,鑫秋家纺所生产的产品较之普通纯棉家纺价格提升了7倍多。 夏津县还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提升棉纺织业整体素质。目前,已与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学院、天津纺织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设夏津纺织专题班,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到2015年,使80%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深加工与初级产品产值比提高到6:4;服装面料、装饰、纺织品结构比例达到5:3: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