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开封服装业:曾经很荣耀 现在很尴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大相国寺市场的辉煌一样,开封的服装在全省都是有名的。省内地市级以上领导出国穿的衣服都是在开封定做的,普通人家想做身衣服得开后门排队,3个月才能等来一套衣服。”4月24日下午,回忆往事,开封市服装商会会长杨玉庆有些自豪。

  杨玉庆称,开封服装行业过去的荣耀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的。在那个年代,人们以有一套开封制作的衣服为荣,就像现在“这是我在巴黎买的衣服”一样自豪。

  国有企业未改制前,开封服装行业的发展位居河南省前列,行业人员多达五六千人,九大服装厂制作的衣服主要出口苏联。

  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开封许多厂矿都倒闭了,服装厂也未能幸免。杨玉庆掰着指头数着当年开封名噪一时的服装厂,国际服装厂、五一服装厂、开封服装厂、大华服装厂、针织厂、针织内衣厂、西装厂、绣花厂、毛纺织服装厂、东京服装厂、相国寺服装厂、开封市服装研究所,还有东风服装厂,也就是改制后的泰盛制衣公司。改制的改制,倒闭的倒闭,现在称得上规模的服装厂开封没有一家。

  从支柱产业到濒临倾覆,开封服装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为何没有发挥自身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反而越来越没落呢?杨玉庆说,开封是内陆城市,开封人的思想开放程度相对于沿海城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我们没有抓住机遇,造成我们的服装业发展越来越缓慢。另外,地市合并时,开封一些服装厂大量人才随之流失,这对服装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业人士说,2000年左右,他和外地一家服装企业老板每年同样能盈利100万元,但是温州人每年只用缴6万元的税,而他却要上缴多几倍的税。温州人的盈利大部分又重新投入生产,而他的企业还要应付各个部门的检查和罚款,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就很少了。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如何比得过人家?

  “服装厂没有经济实力,很难打造品牌和名牌。因而,开封的服装行业进入了恶性循环,很难发展壮大。”杨玉庆无奈地说。

  从事服装业30多年的泰盛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献新也有同样的认识。他谈及我市服装业的发展现状,话语中多了几分惋惜与无奈。张献新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已形成了大批颇具声名的服装厂,但如今,有一半企业已经消失,企业楼房车间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张献新说,招工难和资金短缺是困扰我市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服装行业大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偏低,熟练工的老化与新进劳动者职业素质较低造成生产经营青黄不接,企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以及职工待遇偏低等,致使老职工留不住,新工人招不进,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张献新告诉笔者,他的公司现在仅有100多名工人,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只有1000多元。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大学生,为了留住人才,他付给他们与已经干了3年的工人同样的工资,可往往没几个月,大学生还是选择了跳槽。

  对近年来郑州服装市场的异军突起,张献新认为,郑州服装市场已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但有大型批发市场和大型面料市场,更有庞大的加工基地。特别是女裤产销已占全国市场半壁江山,并且郑州服装业的技术也日臻完善,早已与开封服装加工业争夺起了人才,这对开封服装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