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技给力或解棉花困局
棉花价格偏低,加上农资、人工等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让植棉收益逐步减少,也压制了棉农的种植热情。面对植棉面积的逐年降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植棉的科技水平或是解困的关键。 从2009年到2011年,棉花经历了从每吨1.8万元到3.3万元的暴涨,以及随后一路下滑到每吨2万元的暴跌,价格的剧烈波动让不少棉农无所适从。与棉价一起波动的,还有棉田的面积及棉农的心情。 对于棉花面积不断减少、棉农热情持续下滑的原因,粮油市场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棉企负责人和棉农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因为棉花价格偏低,加上农资、人工等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让植棉收益逐步减少,因此压抑了棉农的种植热情。 效益低热情减 “近几年德州市植棉面积持续下降,2011年为163万亩,预计今年为120万亩,较上年下降25%~30%。”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告诉记者。 德州地处鲁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的棉花主产区,有着数百年的植棉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德州的棉花产业,常年植棉面积200万~300万亩。但近几年来棉花面积逐年减少,2010年只有155万亩,2011年163万亩,棉田面积由前些年占山东省25%左右降到目前14%左右。 和德州隔省界相邻的河北省衡水市,今年棉农种植意愿也不积极。地处深州市的河北华脉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棉花种子推广、棉花收购和加工的中型棉花企业。公司总经理杨少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由于当地棉花面积锐减,公司已经决定调整经营方向,把棉花作为副业,向其他行业发展。 据杨少云介绍,今年深州市棉花种植面积将会减少2/3,往年的这个时候是种植棉花的最佳季节,但是今年公司的棉花种子即使降价促销,也很少有人问津。 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调查数据初步显示,黄河流域预计种植面积2436万亩,降幅14%,其中山东降幅在15%。这一数字也得到了马俊凯的认同。谈到种植面积不断缩减的原因,他表示,棉价偏低、棉农收益减少,是造成棉农种植热情降低的罪魁祸首。 据了解,2011年德州市机耕、种子、化肥、农药等直接成本(不包括人工)480元/亩,包地费平均450元/亩,雇人拾棉约380元/亩。按亩产籽棉474斤、平均售价3.80元/斤计算,产值1801元/亩,扣除直接种植成本后收益1321元/亩,比种粮食少收入330元/亩左右。 “棉花价格偏低是主要原因,另外种棉花机械化程度低,占用人工多,田间管理的时间更长,加上近几年来起伏不定的‘过山车’棉价,让农民在种植棉花上退避三舍。”杨少云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 盼政策科技给力 为保护棉农利益,2011年3月份,国家出台棉花收储政策,规定从2011年9月份到2012年3月底,当市场上三级皮棉价格低于1.98万/吨时,国家大量敞开收购。截至今年3月31日收储结束,国家收储量占全年产量的比例为47.43%。 业内专家表示,国家的收储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大量的收储却并没有对市场棉价起到抬升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4月份棉花现货价格仍维持在1.94万~1.95万元/吨。 “棉花价格上不去,种棉花政府补贴也少,2012年德州市种粮补贴120元/亩;种棉仅有15元/亩的良种补贴,没有其他补贴。这更让棉花的对比收益降低。”马俊凯表示。 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了《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2012年度(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国家收储价格为2.04万元/吨,比2011年度提高了600元/吨。但由于增长幅度有限,对提高农民植棉积极性作用有限。 与国内棉农尴尬困境相比较,美国棉农可以享受到反危机补贴、棉花销售补贴,政府对棉花的补贴达到棉农收入的80%左右,棉农根本不用担心市场涨跌,此外还可以借助期货获利。 对此,马俊凯表示,我们也应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不低于种粮补贴标准的种棉补贴,同时国家可以出台支持政策鼓励棉农成立棉花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目前各家各户分散的种植模式,从而降低种植成本。 除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大棉花科技创新力度也成为改变目前现状的有效方法。高青县植棉大户张红青表示,除了希望国家给予补贴外,她还盼望有关部门能培育一种“不修棉”品种,减少人工管理的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