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飞跃发展的北京纺织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重要纺织生产基地,北京纺织曾建立起棉纺织、毛纺织、棉针织、毛针织等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纺织工业体系,为全国纺织工业和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有纺织企业压缩总量、淘汰落后,民营纺织经济异军突起,中心城市纺织工业转轨变型迫在眉睫,北京纺织工业如何发展成为全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199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权设立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经过10多年的改革调整、提升发展,按照努力构建适合首都经济特点北京纺织发展格局的基本战略,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和各所属纺织服装企业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纺织职工,在困境中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克难攻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展,历经10多年优化创新、提升发展,北京纺织业发生了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历史性转变,北京纺织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资产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可喜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 转轨变型 北京,作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曾拥有棉纺、毛纺、丝绸、化纤、纺机、印染等十一个行业,纺织从业职工队伍高达近15万人,为全国纺织工业和北京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北京纺织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发展步履维艰,转轨变型刻不容缓。进入新世纪,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率先提出了发展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的纺织工业基本思路,由全面发展棉、毛、丝、化纤转向重点发展服装、面料、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由重点发展制造业转向制造业服务业一体化;由重点管理生产转向注重强化研发和营销,生产主体由城区转向郊区和本市周边地区,国有企业转向多元投资的公司制企业。 “由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全力围绕“调整与发展”和“发展与调整”下功夫,由以退为主的结构调整转向有进有退的战略重组,由总量压缩转向恢复性增长,突出发展主题,狠抓调整主线,增强创新动力。这一发展理念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并贯穿“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推动结构优化、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延伸为纺织发展格局。“两字之差”突出北京纺织发展战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纺织工业的发展,更要打造全新的纺织发展格局,抓住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品,构建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纺织发展格局。 2010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根据10年来行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进一步提出按照建设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要求,实施“时尚纺织、科技纺织、服务纺织”发展战略,确定高端服装纺织业和现代都市服务业两大产业格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建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纺织发展格局为主体内容,以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百亿集团,在北京时装之都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为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新贡献。 “集优做强” 1999年末,北京纺织系统28户汇总企业中亏损户8户,占总户数的28.6%,亏损额1.31亿元。纺织企业效益低下,生存困难,发展形势严峻。为解决发展问题,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提出扼制出血点,培育增长点,通过“四个一批”的调整重组,组建六大集团公司,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破产、兼并、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亏损的问题。 通过企业优势集聚,经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三大服装企业集团、两大面料企业集团、一个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企业集团、一个房地产物业集团。各集团公司集聚企业优势,发挥管控作用,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北京铜牛集团公司、北京雪莲集团公司和北京光华五洲燕阳公司纷纷荣登2008~2009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方恒置业公司蝉联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排行榜——北京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10强。10年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通过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了一批年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如北京光华集团、北京方恒公司等。各大纺织集团公司也集聚形成了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成为北京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艰辛的努力,到2006年末,北京纺织大规模产业区位转移基本完成,大范围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基本完成,大额度不良债务清偿基本完成。2008年的营业利润已转亏为盈,利润总额达到20年最好水平为标志,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出现拐点,北京纺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学发展 北京纺织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经营性公司,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经过十年的努力,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所辖的国有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逐步增长,权益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趋势向可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都市纺织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纺织瞄准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目标,坚持不懈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10年来,北京纺织始终坚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优化创新提升发展,按照首都发展战略,把握首都经济特点,抓住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品,坚定不移地发展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的纺织工业。10年的发展,北京纺织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完善,一批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一批新纤维在其产品中应用提升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功能性;在纺织产品工艺制造上,激光无缝粘合、数码印花等已广泛使用。北京铜牛集团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加强合作,其研制的航天员生理内衣,已同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 10年发展,北京纺织已由简单量的发展逐步转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发展,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传统纺织业实现了质的转变。 培养引进 2000年初,北京纺织系统拥有职工4.4万人。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提出,发展适合首都经济特点纺织工业,必须更新人才观念,改进用人机制,思才、爱才、聚才、用才,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推进创新,促进发展。围绕人才战略规划,北京纺织重点加强企业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能力建设,构建符合各类人员特点的培养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用机制、绩效优先的评价机制、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机制。凝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营造人才环境,在不断提高企业领导人才驾驭力、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力、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同时,广泛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经历10年培养和引进,一批又一批企业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北京纺织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开拓者和推进者,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明显提升。近年来,根据北京纺织发展转型需要,在原有纺织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上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随着北京纺织房地产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信息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一批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人才进入了北京纺织人才队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