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不甘停留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而着眼于“走进去”,要像肯德基、奔驰、苹果一样,将技术、品牌乃至企业文化输入世界各地。
2010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商业资本一度海外抄底,而加工型企业由于出口市场疲软、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不少企业都尝试到东南亚投资建厂,通过原产地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减少贸易摩擦。但是,“西行”和“南下”者总体而言依旧是边走边看的状态。展望2011年,纺企对欧美的资本输出将继续处于探索期,毕竟,中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大规模输出资本的程度,这不会成为中国纺企“走出去”的主要方式,而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问题,需特别防范当地的金融问题殃及前往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海外建厂需要更多的谨慎和耐心。
探索资本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研发与管理国际化依旧是行走海外不变的三大主旋律,正在改变的是,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不甘停留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而着眼于“走进去”。中国纺织产业已不同往昔,承担着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历史重任,如何像肯德基、奔驰、苹果一样,将技术、品牌乃至企业文化输入世界各地,在产品性能、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当地社会实现高度融合,做到产品、营销、人员、文化的逐步本地化已是必须郑重作答的课题。
梦想可以照进现实,但实力却是横在中间的一道重要关口。目前,我国纺织企业能顺利走进海外的企业凤毛麟角,很多纺织企业有数量、缺效益,有规模、缺品牌、有技术、缺创新,加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授信基本不看好纺织行业,所以整个行业的资金、技术和生产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配置资源能力的提高。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行业龙头企业的做法是,直接面向国外市场,利用当地的人才,学习当地的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良好的技术研发氛围和人才优势,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学习国外大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更好地开发国际市场;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战略资源。
集群式投资却最有望成为未来纺企向境外进军的主流形式。纺织集群是我国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大多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政府给予的扶持力度大,能在了解境外投资政策、风险评估、环境考察等企业力所不能及的方面给予协助。因此,以集群形式出击,建立境外纺织工业园区或集群化生产基地,实现优势互补,获得竞争优势,很有可能会成为行业2011年的大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