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劳动力红利逐渐式微 纺织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虽然2010年纺织工业产值、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行业赢利能力增势明显,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隐忧。“十二五”开局之际,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急需寻找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0年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纺织服装产业,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纺织工业产值、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行业赢利能力增势明显。
  来自近日召开的2010中国纺织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消息,2010年纺织行业总产值47650亿元,较2005年增长1.31倍;行业赢利能力增势明显,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分别5.44%、13.89%,较2005年分别提高1.91、4.72个百分点;全行业2010年实际完成投资额4006亿元,较2005年增长1.51倍%。
  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令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隐忧,原有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际,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急需寻找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纺织工业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消费品出口高增长的时代也将得以终结。”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从“成本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已经不可逆转。
  “劳动力红利”逐渐式微
  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本导向”作为中国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中国制造”的一路高歌猛进。如今,一系列数据又在印证“低成本时代”的渐行渐远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力成本普遍提升区间。2010年,10多个省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纺织业劳动力的薪酬涨幅普遍在10%以上,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涨幅却高达20%-40%。
  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为5.6万元,而纺织业的平均工资只有3.1万元,劳动力的单向转移带来的“用工荒”已不再是岁末年初的季节性偶发现象,2010年的“用工荒”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据估算,2010年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已达200万至300万人,而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缺工超过了1000万人。
  随着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和“用工荒”愈演愈烈,中国纺织业依靠劳动力红利支撑起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升级。劳动力价格看涨必将成为常态。孙瑞哲认为,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那么,劳动力价格上涨大势不可逆。
  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一样,令纺织业纠结的还有原料价格的持续走高。2010年,纺织原辅材料成本同比上涨了近30%-80%。棉价创下了近15年以来的新高,突破2万元/吨,直逼3万元/吨大关。
  由棉价引发的原辅料价格波动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疯狂棉价的“传染”下,化纤价格涨速迅猛。伴随着化纤产品价格的整体上扬,纺织原料市场“涨”声一片,羊毛、茧丝、麻等原料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棉花之痛”注定还会持续。有消息称,2010/2011年度,中国的棉花缺口将再创新高,达到250万吨左右。对于纺织行业来说,低棉价的时代已经远去。供需基本面的失衡决定未来棉价很难走低,在棉价的影响下,整个纺织原料的价格都将在高位盘桓。但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1年宏观调控定下的基调,业界认为2011年的纺织原辅料价格不会出现2010年那样的大幅波动。“2010年原料涨价让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但也给纺织业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快研发量大面广的棉纤维替代产品,从而填补原料缺口,平衡供需关系。”孙瑞哲说。
  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自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环境会议”至2010年“落实责任你我同行”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活动的启动,低碳环保的口号在中国纺织业内已经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节水、节能、降耗、减排目前正在成为纺织行业任重道远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按可比价计算,纺织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约40%;行业能耗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纺织工业增加值上升了101.18%,能耗上升1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