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
竹纤维渐成气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有没有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缓解天然纤维原料与日俱增两者矛盾的途径呢?据相关测算,生产1吨棉花需要7亩耕地,但生产1吨竹纤维只需要2亩林地。竹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竹代棉”。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的1/3。据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统计,全国有竹林面积7000多万亩,并还以年均189万亩的速度增长。
吉林化纤集团从1999年就开始研究用竹子做溶解浆,2001年生产出竹纤维,2003年生产工艺逐渐成熟,竹纤维开始市场化运作,2007 年以来,竹纤维市场需求已经在2万吨以上。据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进军介绍,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加强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攻关,着力开发高强纤维和竹纤维高湿模量的研究,深入进行竹纤维混纺纱线的研究,成功实现了竹纤维与棉、麻、莫代尔、天丝等产品的混纺。公司还联合下游企业共同研制开发新型竹丝面料、竹纤维牛仔布、T恤衫、床上用品等系列纺织品。
为了推动竹纤维健康有序良性发展,2005年11月“天竹”纤维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这种崭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上下游企业合作的典范。自联盟成立以来,共有42家成员先后加盟,联盟单位涉及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等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联盟各成员保持了稳定运营,扩大了天竹纤维的市场影响力。
河北天伦纺织有限公司是以竹纤维纱线生产为主的老企业,竹纱线占总产量的60%,品种达到72个,每吨竹纤维纱线的利润平均在2000元左右,产能在逐渐扩大,今年顺利地完成了资产重组工作。
对于天竹纤维的未来,王进军充满自信地说:“天竹纤维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尤其在整个纺织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天竹纤维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天竹纤维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木棉纤维前景广阔
作为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当家人,徐文英对每年数百万吨的棉花缺口感到揪心。这个缺口一直由进口棉弥补,有没有一种原料能够取代进口?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替代品。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开发,我国对木棉纤维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让人们看到了用木棉纤维替代棉纤维的美好前景。它有可能成为继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后的第五大纺织原料。
据东华大学教授王府梅介绍,木棉纤维是一种野生果实纤维,在已知的各种纤维中特性突出。木棉纤维的结构为中空,是已知的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在内,中空率最高的纤维。木棉纤维天然超细、轻质、弹性适度,木棉纤维的表层附有植物脂,使纤维外观光亮,并不会透水。木棉纤维还具有不霉、防蛀、常温下耐酸碱、抗静电、驱螨杀菌等特殊优越性。
正是这些突出的结构特点和特殊的性能,使木棉有可能成为纺织和应用的一种新材料。但是这样好的纤维材料千年来竟然无人能纺纱织布,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恰恰因为木棉纤维的超细、超轻、有弹性、表面光滑等优点成了木棉纺纱难以逾越的障碍。
上海攀大木棉科技应用有限公司作为世界第一家专业从事木棉产品研究开发的专业公司,与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突破了现有的纺纱技术的瓶颈,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木棉纺纱技术。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秘书长熊定国对木棉开发情有独钟。他提出通过治理一片荒漠,发展起一个产业,然后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让一个地方的老百姓致富,由此为子孙后代造福。他正在积极运作,争取让木棉工程得到国家的扶持。他认为,木棉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协会四驾马车共同运作,“我们有信心让这个产业在我们的手上上升一个新高度。”
据了解,在国内已经有近十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应用木棉纤维,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王府梅教授说:“我们刚刚把木棉纤维引进纺织原料这个大门,还没有走好,还没有站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士给木棉更多的支持,让我们能够把木棉纺织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做好。”
链 接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提出了近期可能开发成功的新型化学纤维,《纺织服装周刊》将这些新型纤维展示出来,以给企业一定启示。
再生化学纤维
纤维素再生纤维除了传统的棉短绒浆、木浆外,甘蔗渣浆、麻黄秆浆、汉麻秆芯浆、桑条浆、棉秆浆、草浆等也都在试用中。目前,以纤维素浆粕为基础的再生化学纤维也有一定进展,除磺化碱纤维素纺丝、甲基玛琳氧化物溶剂纺丝、离子溶剂纺丝等之外,纤维素改性熔融纺丝新工艺也正在研发中。在充分利用甲壳素或壳聚糖(由螃蟹壳、虾皮中提取)、海藻酸钠(由提取碘之后的海带等海藻中提取)等纺制纤维之外,聚左旋乳酸(由淀粉等分解制成)纤维已受到广泛关注。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