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竞争力榜单现棉纺织产业布局

                     

  由于原材料、能源以及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棉纺织企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例如,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棉纱产量不同程度出现增幅下降的现象,而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等省纱线产量继续保持32.65%和24.01%的增长。这反映出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特点。

  再如,近些年很多国内外企业看中新疆丰富的棉花资源,加快了“西进”的步伐。2003年,鲁泰集团投资设立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公司,建成5万锭精梳棉纺纱厂,可年产高档次纯棉精梳纱2000吨。2005年,雅戈尔集团成立新疆雅戈尔棉纺织有限公司,现在拥有31.2万精梳纺锭。2009年,香港溢达集团正式重组新疆昌棉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宣布成立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香港溢达集团已在新疆建立了乌鲁木齐、吐鲁番、昌吉等三个棉纺基地。在今年的竞争力测评中,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的两家企业就已双双登上了竞争力500强榜单。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承接内地及沿海产业转移,引进更多有实力大企业大集团的条件。

  伴随棉纺织企业的转移,新疆棉纺产业形成了五大产业集群区域: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库尔勒-尉犁、阿克苏-阿拉尔、喀什地区。截止到2008年,这五大纺织工业区生产规模超过了全新疆纺织总生产能力的90%。

  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借产业转移,优化配置资源,加快实现了产业升级步伐。如溢达、鲁泰、雅戈尔、澳洋科技等20多家国内知名纺织企业落户新疆,使新疆纺织企业素质整体上升。现在,新疆纺织的新装备已占总装备台数的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档次提升,精梳纱、无接头纱的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32%和7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正如此次竞争力测评报告所显示的:中西部地区上榜企业的创新能力高于上榜企业平均水平。

  国家鼓励沿海地区棉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持新疆地区建设棉纺织基地,对于棉纺织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意义。但东部沿海地区棉纺织业向中西部的转移,需要注意必须是“高水平的转移”,而不是将东部淘汰的落后设备和生产线转移到西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也要生产高技术含量、健康环保、高附加值的产品。

  后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曾经明确指出,棉纺织企业必须关注行业振兴的四个要点:

  一是鼓励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复合纱线及新型面料的开发应用,鼓励高档纯棉及多种纤维混纺、新型复合纱线及面料的生产。

  二是符合生态、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特种天然纤维纱线、织物的生产。

  三是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棉纺织工艺设备,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的技术改造。

  四是支持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及长丝织物的生产。

  棉纺是纺织行业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涉及“三农”的问题和城乡就业的问题。棉纺织行业有多层次的生产水平,需要面对多层次的市场。振兴棉纺行业的主要着眼点是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鼓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棉纺行业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棉纺织行业产销率在97%以上,棉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需仍然是今后市场的主流。(赵媛媛)(E09)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