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印染行业向左向右?
“由于经贸、环保部门的节能减排要求,企业3个车间正在停产。”9月25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洪合镇工业功能区的一家印染企业时,发现部分车间静悄悄的。“按照往常的惯例,这时候正是印染行业的旺季,但今年即使没有相关部门的要求,我们还是开工不足。”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年初以来,该企业产值出现开办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左右。 事实上,遭遇类似“发展烦恼”的印染企业在秀洲区远不止这一家。秀洲区现有印染企业50多家,其中规上印染企业36家。由于先天的不足,这个曾一度辉煌的产业,在国家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和市场订单不断萎缩的双重压力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那么,正在全面实施“双业并举,转型提升”的秀洲,如何让印染行业换档提速?对此,记者深入企业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印染业的发展之困 “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这是秀洲区印染企业老总们的共同感受。用他们的话来说,今年这个行业是“活不好做,日子不好过”。 位于王江泾工业功能区的一家纺织整理公司是秀洲区一家规模较大的印染企业,去年产值突破亿元。9月25日,记者来到该企业时,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公司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投入5000万元,引进高档机器设备,现在正积极运作,力争早日投产。我们正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档产品,降低能耗,增加效益。”即便如此,今年公司订单还是比去年减少了35%左右,1至8月产值同比减少了30%左右。“一方面是产值的减少,另一方面又要投入巨资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迎难而上。”该负责人说。 秀洲区现有印染企业大部分主要是简单的来料订单式加工、贴牌生产,在工艺技术、新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去年下半年以来,秀洲区印染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产能过剩,据保守估计,丝织印染和针织印染总产能只相当于2005年同期的50%左右。加上企业设备落后,印染行业内部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