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无缝针织逐步走出危机
义乌作为“中国无缝针织服装名城”,其无缝针织产业的集群优势和整体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权威的肯定。其年产无缝针织服装1.1亿(件)套,年产值达50多个亿,占全国总产量的80%,产品60%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如此大的体量在针织行业中首屈一指,而60%的出口在经济危机情况下会受多大影响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义乌针织贸易行业协会秘书长骆光仁和浙江国奥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姚定。 危机与机遇并存 义乌市场一直有“价廉物美”的传统,因此受到国外的青睐。就内衣而言,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的性价比可以和义乌相比。 在记者采访浙江国奥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姚定时,他表示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确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在外贸订单上,“我们今年的外贸订单萎缩了将近有三分之一左右。” 但企业并不会因此而停滞不前,危机意味着危和机的并存。浙江国奥针织有限公司面对危机,马上将原先以快速扩张市场为导向的做法转变为主练内功,加强企业自己的研发能力以及对生产品质的控制能力。吴姚定说:“金融危机之前,因为整体形势比较好,因此并没有重视公司管理环节。但面对金融危机,身边的很多企业倒闭、萎缩,使我们很受震撼。我们决定先从节约型的企业做起。以前不重视能源,但现在要强调节约。如果按照一年去统计,一个工人一天节约一点点、或者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一点点,一年下来节省的可是惊人的几百万元。 再者就是强调自主研发,同质性强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能停留在“低价格”层面。创新能力上升,竞争力也就会得到增强。 另外,同样的产品,差不多的价格,消费者肯定会选择品质好的。客户的满意度上升了,我们的销售也就有了保证。像今年,即使有金融危机影响,我们的销售还能在原有基础上略有上升。” 面对经济危机,服装行业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外贸型企业。就这次危机而言,义乌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政府和协会,无论是在政策上的还是在信息上都给予企业了大力的支持和扶持,这些帮助都提升了企业的信心。 义乌针织贸易行业协会秘书长骆光仁谈到:“义乌针织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成为困扰针织企业的首要难题。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牵头,帮助一些中小企业申请小额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这次的危机中,义乌几乎没有针织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出现经营困难的。政府鼓励和重点培育,使企业获得了活力之水和更新之氧,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外贸与内销并进 义乌的针织企业大都在做外贸订单,在义乌生活的外籍人士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0万人,产品出口除了流向欧美市场外,在中东、印尼等市场的订单也开始逐渐增多。有的企业60%~7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外贸订单上,少一些的也有50%。在去年年底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时候,企业经营出现一定困难,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将自己的经营策略转向内销市场。现在,义乌的针织企业都在两条腿走路,外贸和内销市场齐头并进,使企业发展降低了风险。 义乌在产品创新、设备技术含量、产品的性价比方面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因此整个义乌的针织行业还是比较乐观的。义乌的小商品城每天的成交量、海关的集装箱数目都是比较直观的表现。 义乌政府很支持当地企业走品牌之路,现在义乌知名针织品牌不仅有知名袜子品牌浪莎、梦娜,还有常规内衣品牌兵派、卫高、女士内衣水中花等,为义乌针织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姚定在谈到公司的市场举措时说:“我公司一直以来内外销兼顾,但我们的内销市场要比我们的外销市场要大。内销市场受危机影响是有,但程度不大。就比重而言,我们公司整体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做内销,我们本身的重点是放在了内销上。 而对于外单我们不再像以前,只等着外商到国内来采购。如今,我们也在逐渐的走出去,组团参加一些国外的展会,这也是现在我们企业争取订单的一个主要的形式。” “外贸内销并重”是义乌针织企业走出危机阴影的制胜法宝。如今内销市场的上升势头,正是让义乌针织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最主要原因。事实也证明,随着经济的复苏,义乌今年上半年外贸订单开始逐渐恢复。据统计今年4月31日出口集装箱是近几年数量最多的一天,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义乌针织企业正在逐步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