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CCTV:纺织出口大户生存调查

                     

  在对无锡的出口大户采访中,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出口大户都是历史悠久,曾经在国内市场也是风光无限,但是为什么后来却把这些都丢了呢?出口大户是怎么大起来的呢?这是无锡光明集团的银湖衬衫。赵启文说,这个牌子曾经很有名。“到现在有点年龄的人,就是比较老的同志,都知道银湖。”

  建国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当时买布需要凭“票”,每人按计划分得的布票数量有限。纺织行业处于供给不足的状况。这让银湖衬衫这样的品牌成了当时市场上的紧俏货。“那个时间,不是买方市场,是卖方市场。很多人是开着汽车,到光明来开后门的,帮帮忙,给我一点,少给我一点,我已经断货了,是这样一个程序。”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1983年12月1日,全国人民使用了30年的布票宣布取消。各种纺织品向市场敞开供应,国内市场需求的迅速爆发,让纺织行业壮大了起来。而光明集团更率先带着优秀国有纺织企业的荣誉,出国挣外汇去了。“当时咱们国家是鼓励出口创汇,非常鼓励出口创汇。换句话讲,你要有条件,很有这个实力的工厂,你才会走出去,才会去创汇。我们需要外汇啊。我们就是完全地还停留在,就是做外向经济,好像就光荣,有实力。”

  起初只是怀揣“为国创汇”的念头,出去闯闯的光明。一下子被外面的大市场吸引了。“我这个收汇快,结汇快啊,资金回笼得快啊。”“为什么呢?它为什么比内销的快呢?”“因为你比如说在当时,我们做外销经济,他要开信用证给我。你要一批货,要一万美金,你要把信用证先开过来,银行信用,不是商业信用。拿来以后,我才去准备面料,再去投入。我的货取了,我把什么运输发票啊,运输单啊,这个等等给了银行,银行就把钱给我了,是没风险的。我可以在那好多年当中,我们没发生一笔坏账。”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悄悄发生着变化。九十年代初,中国乡镇企业兴起,凭借服装产业上马快、投资小的优势,大量剩余劳动力注入进来。一夜间大批服装厂靠廉价、反应速度快,迅速抢占着国内市场。赵启文说:“内销市场呢,越来越不太好做了,越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我的货送出去了,摆货上那去了。讲好比如三个月给我钱,他有时候四个月不给我钱,五个月收不回钱,到后来呢,是我卖了货给你钱,不卖货我就不给你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意识上有差距,我们就没像其他的一些品牌企业,做得那么好。我们就没有做广告,我们就是一味地去占领了国外的市场。”

  虽然放弃了国内市场,把品牌丢了。但凭借为那些国外著名品牌贴牌加工,光明还是壮大了起来。有数据显示,198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还不足100亿美元,1991年出口额就超过200亿美元了。到199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较1986年增长了2.17倍,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创汇产品。然而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新问题出现了。随着服装出口越来越多,出口配额成为当时企业头上的紧箍咒。赵启文说:“这个工厂要开,做外销要解决配额问题,不解决配额不行,解决不了,内销你不能做,你没有资金,资金不足,那你这个工厂就有问题了,有危机了。”

  2005年1月1日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终止,可是,还没来得及享受自由贸易的喜悦,出口大户们就连连受到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的沉重打击。2005年4月4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棉制品、针织衬衫等纺织品,自动发起特保调查。4月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直到2008年,中国纺织服装一年内遭受的反倾销案件还有14起。

  金融危机前,赵启文打算买下一个国外的品牌,反手打回国内市场再振辉煌,然而这个愿望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搁浅了。他告诉我们,自己实在看不透形势,做内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做品牌、建店铺、找代理,这让他压力重重。

  有着多年企业调研经验的徐惠娟,对于无锡当地纺织出口大户们正在尝试的“出口转内销”,也很有感触。“可能国内目前来看,有不少企业反应,做内销的话,有可能这种三角债的问题会比较多,国内的信用体系我觉得可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如果有人说,这缕纱线你要想买,价格得他说了算,我想这桩生意在眼下订单宝贵的今天,多半会把客户气走了。可是我们在无锡采访的时候,遇到一位叫朱国民的人,他纺的纱线,价格非得由他定。

 
  四、他靠什么去敲门

  和历史悠久的光明集团和无锡一棉不同,天然纺织是一个依托纱线纺织新技术而诞生的无锡高新技术企业,是亚洲目前最大的高档丝光棉生产厂。作为一家新兴企业,他的董事长朱国民对利润格外看重,现在在他手上的,就是他刚刚研制出来的新产品——混色纱。因为染色方法复杂,用料讲究,这种纱线的价格要比同类产品贵出20%。朱国民说:“他买我的新东西,他第一时间运用了,做成了面料和服装,他去卖给他的客户的时候,那不是他的价格可以高吗?是这样的。所以现在新产品的创新,是避免这个同质化竞争的一种武器。”

  因为技术创新,朱国民在与外商谈判时,往往能掌握定价权。在谈判中,他一般都会承诺,一个新产品在同一个海外区域市场最多只卖两个大客商。这件衣服因为针织工艺的特殊,在一次展销会被一位美国客商看重,客商提出要将此产品买断。“把我们这个机器现在全部包掉了。就是你只要能做出来多少产量,他就要。你看这个结构,你看外面在市场上,我们在中国市场看不到这样的东西,很复杂。”

  2008年朱国民的企业推出了几十新款高档面料,每个月都有两三款上市,每款都要投入几十万元。但这些投入让朱国民赚了个盆满钵满,更让他在金融危机中存有宝贵的优势,因为他的企业利润率至少都在10%以上,相当多的产品利润率甚至达到30%。对于利润至今仍维持在5%左右的同行们,朱国民希望大家能坚定信心,多些创新性思维。“你如果比如说传统的产品,它有原来的供应商,你也能做,他也能做的时候,你只是把传统的产品,你通过价格,压制价格,这不是一个好的途径。你就是要凭新的东西,敲开他的门。”

  就在众多纺织出口企业为订单头疼的时候,朱国民却看到新的机遇,最近他计划与一个意大利的服装厂合作,利用欧洲纺织企业的低迷,把自己的工厂开到意大利去。朱国民说,下一步他要扩大自己的产能。“实际上增加一些设备,现在投入技改的话呢,当然也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战略,但是现在也有一个好处,现在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你买这个设备相对而言比较便宜。”

  在无锡,记者住了一个星期,走访了几家纺织品出口大户,印象最深的就是光明集团的赵启文。老赵已经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但他有点不甘心,因为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把企业放下,他舍不得,也不愿意。临行之际,他一再向我们表示——对于重建国内品牌、走出危机心里没底,可是“不管怎样,人在阵地就在”。

  除他之外,做面料的朱国民也给我们感慨,相对无锡上千家同行,他的日子算是过得好的,虽然他也告诉我们,自己丢了韩国市场订单,但却在欧美市场抢回来了。他的一句话,我很想借用送给出口大户们——“你要拿出新东西,才能敲开人家的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