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纺织出口大户生存调查
在无锡的走访中,不少出口企业也表达出类似的困难。建立于1919年的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是中国最优秀的纺织企业之一,75%的产品出口。然而,从去年开始,第一棉纺厂虽然没有裁员、停工,但企业的压力加大了不少。厂长周晔珺说:“最近我们接的这个澳洲的单子呢,就是从质量指标上面,某一些关键的质量指标,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了。我们原来一些指标,在我们以前的控制范围之内,是完全可以达到他的水平的。但现在客人呢,把这个标准缩减了一半。” 最近周晔珺时常接到类似的消息。客商除了压低价格,还会在一些技术指标、产品质量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但是为了渡过难关,工厂只能勒紧腰带挤出微薄的利润。“往常可能我们,像整个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这个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如果说一些相对我们利润空间很小的,我们可以筛选,可以不做。但是我们觉得现在这个机会,给我们的这个选择机会很小,甚至可能没有机会给你选择。那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对于素有中国“布码头”之称的无锡来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纺织服装企业的确经历着一次大考验。无锡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徐惠娟说:“应该这样讲,金融危机以来这个纺织服装业也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出口,那么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我们的纺织服装出口先是增幅不断地下降,然后是出现了负增长,那么今年一季度来看,我们1到3月份纺织服装出口是8.6亿美元。那么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17.9%。” 赵启文、周晔珺,两个人都在苦熬。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们也算资产过亿的大企业,可是面对这场金融暴风,为什么那么缺少抵抗力呢? 这是我们在无锡采访时拿回的一件衬衫,在美国,它可以卖到20美元,而它的出厂价是3.5美元,生产厂每件的利润是10美分。10美分,稍有风吹草动,客户压价,这点钱就要赔进去了。那么这种利润率过低的现实到底怨谁呢? 二、微利之忧
九十年前,无锡的梁溪河两岸还是一片霜田。1919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买下了这片田地开办纱厂,开始了“布码头”的近代工业化。 无锡第一棉纺织厂的前身,就是荣家在无锡创办的申新第三纺织厂,建国后,荣毅仁申请将其改制为公私合营,无锡一棉由此壮大起来。周晔珺说:“1993年的时候,我们工厂全员合资,跟香港的长江制衣合资,成为一个合资企业。9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做出口产品。1993年我们工厂是全国13家第一批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那么从那时候开始,逐步逐步就是向国外出口。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年的出口额大概在五千到八千万美金这样的水平。” 从“棉纱大王”到“出口大户”,一棉的历史见证着中国纺织行业的成长历程。一直以来,纺织服装业是中国最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万,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它的发展。去年7月,温家宝总理到无锡视察纺织品出口情况,第一站就来到了一棉。在向总理汇报情况时,一棉当时的厂长告诉总理,这是纺织行业感觉压力最大的一年。“跟我们前几年这个巅峰状态相比,那个效益下滑非常厉害。总理看了我们的生产现场,特别是看了我们的企业,这个产品都是出口到欧美这些高端的市场,就觉得这么好的一个企业,都感觉到发展有压力的话,他就感觉到其他一些可能困难会更加多一点。” 总理回去不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出口退税的扶持政策帮助纺织企业。然而此后不久,金融危机又来了。“实际上纺织行业从2007年开始已经感觉到压力比较大,一方面是我们国内通过七八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整个的产能上升比较快,所以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经出现了,再加上一些出口汇率的影响,包括退税的一些影响。所以感觉在金融危机产生以前,纺织行业已经是步入一个低谷期,在低谷运行。” 周晔珺说,全国纺织企业总数在20万—30万家,但能拉动行业利润增长的高端骨干企业只有1万家;低端企业20多万家,从业人数1000万,产值和出口金额却只占全行业的30%和40%。他们正是眼下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说到纺织企业普遍利润过低的问题,无锡光明集团的赵启文有感而发。他说最低时,光明的利润率只能维持在5%。而这个数字正是如今中国大部分纺织企业的基本水平。“能有5%点就不错了。有的我怀疑连,我不瞒你讲,我可以达到6%到7%个点。有的企业它连5%个点都达不到,3%个点都达不到的。但他没有办法照样(要做)。这些人要放掉了,就要亏了。对不对?我做了,少亏点,我不做多亏啊,要不就关门了。” 老赵强调,纺织企业的贴牌加工,属于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品牌、技术和销售渠道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往往受制于人。现在加上当金融海啸袭来,订单更为紧俏,加工费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烈。经历一场金融危机的洗礼,赵启文和他的同事曾经一度情绪低落。“大家还有个什么思想?说现在这个纺织业跟那个服装业是一个夕阳企业。国家的导向,或者是政府的导向主要是想拉动内需,什么房地产啊,交通啊,铁路啊。我们这个纺织,服装是个密集型的企业,对吧?有社会贡献,但是效益并不大。所以像这样干的话,真没有干头,没有干头。所以当时情绪很低落。” 今年2月份,国务院公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纺织业列入振兴产业,一系列实施细则随后出台。这让赵启文看到了国家对振兴纺织业的决心,他也重新鼓起了勇气。“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把全厂的,特别我们领导层,精英层这些人思想统一起来,不要被它吓倒。不要受社会上对纺织服装,所谓夕阳产业误导所影响。” 无锡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徐惠娟表示:“非常高兴最近国务院出台的有关纺织服装的一个振兴计划,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来看呢,是传统的但是我觉得未必一定是落后的,是夕阳产业。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世界有那么多人口,需求总是存在的,关键我们怎么样在服装产业当中提升我们的档次,提升我们这种创建品牌和建立营销渠道的能力。” 这个商标叫银湖,估计很少人还记得它。上世纪50年代,它是无锡光明集团的名牌产品,获得过国家银质奖,当时的光明凭借它,被业界称为“东南亚第一大厂”。如今60年过去了,银湖商标早已经被人们忘却,那么,一个名牌产品为什么在自家的门口把阵地丢了呢? 三、昔日品牌哪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