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出新政策不如落实老政策
尽管中国5月的出口降幅创下记录,但从官员表态看来,政府并不准备继续出台稳定外贸的政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6月15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涵盖了支持企业的各个方面。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出台政策,而是要完善政府服务,把目前已有的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好,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他表示,到目前为止,政策措施是非常强有力的,进一步落实细化现有政策,还有很大空间。 现有外贸政策盘点 5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随后,相关政策纷纷细化出台,成为继2008年12月之后第二轮外贸扶持政策频出期。 诸多政策中,出口退税率上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完善,对企业的影响均能立即得到体现。 6月8日,财政部公布了6月1日起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商品清单。这是2008年8月以来,中国政府第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七次调整之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16%;箱包、鞋帽、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5%;部分水产品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3%;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实现“全额退税”。 在加工贸易政策方面,中国先后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两次调整加工贸易的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为加工贸易松绑。其中,暂停保证金台帐“实转”的商品占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总数的95%,据测算,此项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年资金占压约185亿元人民币。 同时,2009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将由上年的432亿美元提高到840亿美元,使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15%左右;保险费率进一步降低,降幅在30%左右,降至不超过0.45%;鼓励金融机构以保单贷款、出口订单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 另外,稳定外需的政策还包括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贸易融资条件,进一步改进对企业的通关、检验检疫、外汇、金融等各项政策的便利化服务,以及进一步增强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措施。 政策效果或将逐步显现 尽管外贸扶持政策频出,但出口下滑的局势并未改变。 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64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6.4%,跌幅较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增速创有月度统计数字以来的新低;进口同比下降25.2%,降幅较4月扩大2.2个百分点。 但姚坚认为,此前的外贸扶持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机电产品下降的幅度只有8%左右。纺织服装下降8.1%,相对总的出口降幅,要低很多。”他认为,最近的出台的政策落实后,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据测算,最新的出口退税调整实施后,今年政府承担的退税资金将增加约25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40亿美元,38%左右会用在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中,这将进一步增加中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 当前出口下降,既有外需减少的原因,也有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以浙江为例,出口企业收汇报损金额较2008年增长58%,企业有单“不敢接、不愿接、无力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完善,可以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增强企业扩大出口的信心,实现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 而在加工贸易领域,政策似乎也开始发挥作用。金融危机以来,加工贸易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持续下滑,由2008年的48%,下降到目前的41%左右。 “政策拯救外贸”的观点,有学者并不认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频繁的政策调整,即使是提高出口退税率这样表面对出口商有利的措施,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比收益大得多的调整成本。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只能使企业的行为日益短期化,不利于外贸部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 落实现有政策空间很大 5月数据低于预期,引发市场的担忧:如果现有政策不能达到目标,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政策? 对此,姚坚表示,5月底出台的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条政策措施,加上去年的政策,已经涵盖了支持企业的各个方面。当前出口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出台政策,而是要完善政府服务,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他强调,到目前为止,政策措施是非常强有力的,进一步落实这些政策其实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以出口退税为例,在退税进度上,部分省市由以前的三个月缩短到目前的二周至三周,减少了企业资金占压;部分金融机构根据退税的规模给企业提供融资的规模,在退税资金没有到账的情况下,把贷款提供给企业。 在中小企业的服务上,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