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服装出口:外单见回暖 展会保市场

                     

  外需市场微妙地变化着,服装出口企业的订单情况也好坏不一。令人欣喜的是,部分类别的服装产品出口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甚至有的企业全年订单都已排满。在回暖迹象中,不容乐观的是目前企业的新订单多为中低价产品,国外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高品质、创新的且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明显成为当前的市场需求特点。从广交会,到CTAF纽约展,再到CTAF巴黎展,展会仍旧是外贸服装企业保住市场的重要途径。

  订单!订单!

  与国内其他内向型展会不同,广交会被企业寄予了“现场下单产实效”的期望。每个参加广交会的企业最关注的就是订单。在这个春天,外贸服装企业收获了什么样的订单?

  据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在广交会上的调研显示,很多原本经营有方、稳步发展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不大。来自山东淄博兰雁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集团主营中高端牛仔面料和牛仔服装,客户主要来自欧美,今年一季度订单不错,下半年也有不错的预期。广交会上的一些企业也反映,4~5月份的外单明显回暖,业内人士更是认为服装出口可能在二季度会有一个小复苏。

  “过去的一季度,企业普遍反映生产还比较稳定,订单基本上能排到6~7月份,好的能排满第三季度,也有个别企业全年的订单都已排满。”这同样是来自广交会上的喜讯。有出口企业表示,国外客户订单有逐渐增多的迹象,这表现在“放单由过去小批量地下单月订单,到现在多批次地下整个季度订单”。对此,业内人士判断认为,这与国际市场的初步企稳和库存压力减少有关。值得一提的是,职业装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大市场,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服装换季和外国公司着装统一等需求,令许多参展企业的职业装订单普遍增多。

  广交会上,来自南美、南非和中东地区的客流情况令参展企业感到满意。相当多的企业认为广交会仍然是结识新客商的好平台。有企业把广交会作为信息平台,以此了解同行和海外市场的信息,还有企业认为广交会是品牌宣传与展示的平台。

  变数中的定数

  有乐观者认为外需市场已经见底,服装出口回暖指日可待,但也有几家企业反映,欧洲市场受到危机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有的欧洲客商已经停止订货,市场预期不容乐观。尽管当前经济危机对买家采购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不确定,但是,高品质、创新的且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明显成为当前的市场需求特点。

  对此,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徐迎新也表示认同,以前欧美市场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设计、质量、花型的要求都较高,比如对牛仔裤的水洗效果、花型花样要求较高。但贸促会纺织分会近期的市场调研表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服装消费市场的需求普遍倾向于回归基本款,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产品的订单价格也有下滑趋势。

  “国外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压价现象十分突出,采购集中在中低档产品。即使价格不错,对产品品质也会提出更高要求。”贸促会纺织分会的工作人员在深入广交会广泛调研后颇有感触地说。从广交会的订单看,客商对价格非常敏感,高端采购商较为稀缺。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反映,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客户要比发达国家的多,这些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而欧美客户采购的商品也有从高端到低端发展的趋势。

  这样的转变说明消费市场与前两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对此,徐迎新建议,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具有不确定性时,外贸服装企业的首要任务还是以保市场、保订单为主,通过加大内部管理,挖潜降耗,强化内部成本控制,维持稳定的开工率和生产经营,为下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走进展会,走出危机

  一家品牌男装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广交会上老客户居多,新客户以低档需求为主,总体而言订单要比预期好,目前5~9月的订单都已排满。那么,这家企业是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呢?在4月份赴欧洲市场亲自考察后,该企业负责人发现了欧洲低端服装市场的需求潜力,根据这一需求变化,该企业在广交会上打出了“高端+低端”产品组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收效。

  在采购商对价格日益敏感的当下,为保住现有市场,服装企业不愿见到的价格战似有抬头之势。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与一味压低产品价格恶性竞争相比,通过提供更多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的方式显得更为可取。正如上述的男装企业,亲赴市场调研、积极参与展会才让企业收获了更多的订单。并且,企业赴海外参加国际性展会,为买家带来上门式服务不仅能降低买家的购买成本,还可真切观察市场、发现新需求、规避新风险。

  将于9月14~17日召开的2009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以下简称CTAF巴黎展)便是在这样一个使命下,迎来了它第三次亮相。据主办单位工作人员介绍,CTAF巴黎展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跨国整合功能,帮助企业在经济寒冬中守住开拓欧洲市场渠道的命脉。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