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内销走到三岔口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外贸出口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国外需求下降,部分服装出口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甚至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为了生存,他们自然转向内销市场寻找机会,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收获成功的。外贸和内销到底怎么去平衡?是两条腿走路,还是继续坚守外贸?如果转型的话,又存在哪些利弊?本期我们推出外贸企业专题,希望能对当前面对难题的中国服装企业有所启迪。 为帮助纺织业走出困境,国家日前出台了包括《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内的多项举措,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一调再调,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行业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出口市场的影响,拓展市场,部分外贸服装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这样的转变确实令人钦佩,但转型绝非易事,在转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也让企业为此付出了艰辛。 纺织服装业出口势头锐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今年1~2月纺织行业生产恢复较快,但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统计显示,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2月份增长16.7%;出口交货值下降8.1%,同比回落18.2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今年头两个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7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6.2亿美元,同比下降11%。而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订单同比减少三成左右。由于竞争激烈,珠三角地区部分服装企业停产转产,长三角地区承接了部分从广东转出的过剩产能。 “多年来内销市场一直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规模以上企业国内销售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08年的77%。2009年内需市场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纺织行业发展保持稳定的可靠基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说。 外贸企业积极“试水”国内市场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多年来一直“面朝海外”,但今年春季举行的第105届广交会首次对内开放。由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出面发出通知,邀请有出口商品采购需求的国内采购商参加与外贸企业的对接洽谈。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在参加去年秋季104届广交会的企业中,约有60%选择国内市场。而在105届广交会上,至少有70%以上的出口企业将内销放在了首位。 业内人士认为,在扩大内需的今天,广交会向内地采购商开放很有必要。要把“广交会”办成一个既对外销售商品,同时也把外贸企业过剩的产能带进国内市场的合作平台。有关人士认为允许内地采购商参加广交会好处不少:一是有利于一些出口产品转卖国内市场,满足内地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可以扩大出口产品的供销量,便于这些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记者在日前走访由北京市商务局举办的“外贸大集”时发现,很多商品都是以前在国内市场不曾见过的,好多摊位顾客爆满,一些纺织服装类的摊位有时顾客都挤不进去。这些服装和家纺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也很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外贸大集”在北京金源燕莎购物中心和蓝色港湾国际商街开市的27天里,场面火爆,成交活跃。据北京市商务局会统计,参加展卖的118家企业销售额达到2117万元,内外贸洽谈1002家(次)。 一家来自山东的家纺外贸企业老板告诉记者:“最初来参加这个‘外贸大集’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了一些样品过来,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火爆,消费者和商家都很认同和接受,样品不出半天就全卖光了,我们只好从厂里再调货,而且每天都要进货。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一下子对开拓国内市场产生了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外贸企业对“出口转内销”抱着“分一杯羹”的态度。“外贸难做、金融危机是外贸企业转型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国内市场这么大,而且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低端产品也可以铺向农村,因此没理由不去分一杯羹。”一位来自广东的老板说。 两条腿走路会更稳 随着国际订单的减少,有些出口企业开始转向内销,也有些企业甚至放弃了外销市场。国际市场真的就不行了吗?外销市场真的就没有发展前途了吗?业内人士指出,重视内销市场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外销市场,只有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外销市场份额,两条腿走路,才能在危机过后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