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点:中小纺企融资到底有多难?
。贷款对象主要是当地的“三农”项目和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的70%是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贷款。贷款虽小,却在危机中为许多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但小额贷款公司纷纷“喊渴”。由于政策规定只经营贷款业务不能吸收存款,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运作,“无米下锅”成为当前小额贷款公司最大的困扰,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紧张。 此外,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被视为企业,要缴多种税,虽然放贷利率可高过银行,但扣除赋税,实际上投资年收益低得可怜。 不少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坦言:如此下去,只有关门了事。他们希望能提高容许融资的比例,或取消这个限制,让其发展成专业的借贷银行。还有人认为,现在成立借贷银行不太现实,但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对其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更好地实现资金的高效配置。 不少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部,许多企业希望采取有效办法,真正把业务开展起来。据记者了解,很多银行考核要求是“无风险”。也就是所有贷款业务不能出现一笔风险账目。如此一来,贷款就必须戴上“双保险”帽子:有抵押,有担保。这给无法抵押的中小企业设立了高门槛。 当然,也有一些银行在尝试突破。比如,上海银行杭州分行小企业金融部的服务对象,就是利润1000万元以下、规模1亿元以下的小企业。该行创新了几种贷款办法:一是联保,让小企业抱团增加信用,四五家企业结成联保圈子,一起申请授信,相互监督风险,相互担保;二是应收账款质押,根据企业订单发放贷款;三是尝试做纯粹的信贷,根据企业的市场、订单、信用级别,发放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 记者在该行营业大厅看到,来办业务的人络绎不绝。该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吴洪彬说:“原来是只要有抵押就贷款,贷出去怎么用不管。这样粗放经营的思路确实要变变了。但一味惜贷也违背了银行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其实,如果贷前调查做得扎实,对企业了解深入,不但贷款会安全,也有利于银行自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