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产业升级不是企业出局 服企期盼宏观“配套”

                     

  很多时候,一些困扰行业升级的难题因缺乏市场压力长期无法改进。而在金融危机导致销售受阻的眼下,服装业被认为“看到”了改变这些问题的曙光。

  过去,对服装工艺、质量等基础性问题的漠视,造就了中国服装产品低质的“传统”印象,业界似乎出于“精力有限”的现实而往往并未将此上升到关系企业生存与否的高度。现在,市场需求的疲软使得越来越多的服企开始有了“精力”,结构调整,乃至产品升级在金融危机下,被许多业界人士认为赢来了市场自动调整改变的最佳时机。

  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对那些困扰行业多年,过往服企通常逃避的问题进行改革会在眼下水到渠成吗?比如对服装产品质量、工艺水准的提升,要对此进行改革,提升产品质量、赋予其更时尚的风格,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而他们要怎样去做才能在中国找到这些人才呢?

  外部人才招聘难

  北京珂雅格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高堂最近向记者抱怨了中国服装生产类员工的“不切实际”,以及服企眼下人才选择空间的狭窄,他的理由来自其最近做招聘广告的经历。

  “我一天就接到了20多个应聘电话。”徐高堂说,“他们都是来应聘板师的,对我要招聘的其他岗位毫不感兴趣。”

  在这次招聘广告中,徐高堂计划招聘几个不同类别的员工,包括工艺师、板师,以及普通缝纫工。他这么界定它所设定的不同岗位的区别,只拥有缝纫技能就是普通的缝纫工,除此之外,还熟练掌握熨烫技能和板型知识的可以算作工艺师了,而综合素质更高,具有美学鉴赏能力的则可以成为板师。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服装业的工艺师、板师非常难找,又特别需要。但更多的应聘者,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都希望走捷径、抄近路,直接应聘板师。”徐高堂表示。

  由于待遇上的不同,大多数中国服装业生产类员工希望从事能带来更高待遇的板师、工艺师工作。然而,在徐高堂看来,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却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据徐高堂透露,目前,国内好的工艺师每月能拿到5-6千元的工资,好的板师则以万计,而普通的缝纫工的工资也就几百元,不超过2千元。

  “这跟这些岗位带来的价值有关,工艺师要求从业人员年龄大,经验足,通常这些都是工厂里的老人,工厂不会放他们走,因此人才市场上很缺乏这样的人,而板师岗位则不大需要年龄大的,因为板师实际上从事的是二次设计工作,需要更新鲜的观念,因此,年龄大了的板师通常都会因为观念跟不上而被迫转行。”徐高堂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想要应聘板师就是因为待遇好,他们的年纪对时尚的理解也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但问题是,他们的知识面太窄,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缺乏实际价值。”

  在徐高堂的用人观中,待遇是跟员工的技能挂钩的,要提高待遇,提高技能是基础。而没有这个,服企是无法提高劳动效益、提高员工工资,乃至结构升级的。

  但鉴于眼下服装产业人才市场的现实,徐高堂认为,服企的选择空间相当有限,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进行产品升级的空间也相当有限。由此,整个产业的升级面临的还有大环境配套能力的缺乏,而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不作为”。

  内部培养成本大

  外部无法获得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人才,徐高堂曾想到通过内部培养给予解决,他曾对企业的一些年轻缝纫工“压过”担子,他告诉这些员工,除了做好本职的缝纫工作外,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熨烫技能,板型知识。然而,这些却不被员工所理解。

  “这些缝纫工的缝纫技能都非常出色,每月能拿到近两千元的工资,我告诉他们,要他们去做熨烫等方面的工作,并采购了一大批相关专业书籍供他们学习,但他们就是不理解。”徐高堂表示,“在他们看来,能做好这些缝纫工作就够了,反正也是拿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学其他的东西。”

  在徐高堂看来,这是因为年轻员工的短视、毫无远见造成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这个能在未来为其带来更大的收入,现在,他们认为学了其他技能也只能拿这么多钱,就干脆不学,而我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在学这个就为其开出工艺师级别的工资。”

  “因此,对于企业内部培养,关键是企业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通过企业来完成员工的技能培训,这个成本太大。”徐高堂表示,“而社会提供的帮助又非常有限,学校里出来往往因为实际经验而难以产生价值,现在国家说要提高工人工资,但员工不能提高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企业怎么能去提高工人工资呢?”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