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王云平:出口量价齐跌 纺织服装业亟待破局

                     

  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的大背景下,和全国轻工业和工业的增速相比较差距并不大。应该说,我国纺织服装业并没有出现大的衰退。

  出口“量价齐跌”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2007年同期增长速度。而且,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改先前“量减价升”的态势,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量价齐跌”新趋势。
  根据我们2008年11月份对江浙沿海地区若干纺织服装企业的调研数据,1-11月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增速要高于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平均增速,但规模以下的企业出口则同比大幅下降,而且大大低于全行业出口增速。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形势比较好,大量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投产,产业存在严重的过剩,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规模小、缺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国际环境的变化,从而出现大量企业倒闭现象。这对于纺织产业发展而言,不一定是坏事。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有助于纺织服装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

  六大建议缓解竞争压力

  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人们的消费信心已经受到影响,国际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出现萎缩,并进一步传导到人们对日常基本消费品的需求。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一直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的40%以上。而且,在日本,纺织品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70%以上,已经饱和。市场的缩小,将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更为激烈。
  虽然从2009年美国取消了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但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在竞选中已经明确地说出要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进行监控”。出于保护美国自身的利益,贸易保护主义或卷土重来。纺织品将有可能再次成为美国政府对中国贸易政策作出严厉姿态的牺牲品。
  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使得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经济形势产生了担忧。2009年人们对基本消费品的需求也将有所减弱,消费市场缩小,使得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而国内市场的一般产品已经趋于饱和,竞争使得产业压力增大。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减弱,高档产品的需求也将放缓。
  因此,我有以下几条相关建议:
  第一,树立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我国经济的信心。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等问题进行科学解读,树立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第二,采取有效政策刺激出口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影响不很明显。因为中国目前的纺织服装基本都是低端产品,出口的议价能力不强。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第三,继续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除了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传统市场,如美国市场、欧盟市场、日本市场外,还应该建立和扩大在新兴市场的营销渠道,如俄罗斯市场、印度市场、越南市场等。值得指出的是,明年日本应该作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达国家的重要市场。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日元也在升值,这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是有利的。
  第四,通过加速国际化布局和跨国生产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部分行业企业可以向一些关税政策优惠的国家转移,享受与所在国企业同等市场待遇,还可以获得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珠三角已有不少中小纺织企业开始到越南或孟加拉国设厂。
  据了解,孟加拉国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而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还可以维持较长的时期。
  第五,鼓励纺织企业改变过去以成本导向竞争的模式,转而靠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高的位置。不仅要掌握核心的生产技术,开发超高强、耐高温、耐磨等高附加值的特种功能性纤维,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还要尽量生产出口成品,扎实推进品牌战略,重视开发自有品牌,提升价值,并完善流通环节。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建立销售渠道。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目前中国服装的传统批发市场正在解体,因此要鼓励非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发展。
  第六,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的劳动力、土地、市场优势明显于东部地区,而且配套设施、产业链要好于东南亚。纺织服装行业里面,成品的制造环节可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部沿海的任务重点应该落在品牌培育、产品设计研发上。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