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广交会]有多少订单可以期待?
进入冲刺阶段。当前的外贸形势让很多企业对于本届春交会不敢有太乐观的估计,然而“危”、“机”伴生的道理又让企业充满期待。 唯有“不抛弃、不放弃”,才能风雨过后见彩虹。今日特别关注春交会前企业的所思所想。 半数企业预计成交额下滑 外需不振是主因企业呼吁退税融资扶持 第105届广交会即将到来之际,《国际商报》联合第一纺织网推出新闻调查———“春交会接单心里有底吗?”———希望以此了解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对春交会的预期,感知企业心声。连日来,企业反馈踊跃,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参与调查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省市,涉及广交会参展的各个门类,并有多年参加广交会的经历,其中参加届次最多的达到90届。 在“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上,欧洲、北美洲是参展企业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分别占到23.53%和21.57%;市场多元化也是企业的主要选择,占到19.61%;其他出口地区依次是亚洲(13.73%)、大洋洲(7.84%)、南美洲(7.84%)和非洲(5.88%)。 参与调查企业普遍认为自己的出口产品竞争力“较强”(69.23%);19.23%的企业认为产品竞争力“很强”,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市场独占性,或是在设计等方面见长;11.54%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一般”。 尽管预期本届广交会的成交额将大幅缩水,但企业的参展热情不减。在“企业展位与上届相比”的问题上,65.38%的企业表示与上届持平,19.23%的企业表示展位将扩大,另有15.39%的企业表示将缩小展位。50%的企业表示本届参展商品将比上届有所增加,46.15%的企业表示参展商品与上届持平,只有3.85%的企业表示将减少参展商品。 企业大多表示,将带着名优新特产品参展。其中,37.21%的企业表示半数以上参展商品是名优新特产品。由此可见,广交会已经成为企业展示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的大舞台。 在今年华东交易会后,外贸业界人士就曾普遍预期今年春交会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点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也形成了共鸣。50%的被调查企业预计本届广交会的“成交额低于上届”,认为“成交额持平”的企业占到19.23%,15.38%的企业认为本企业“成交额增加”,另有15.39%的企业认为成交额存在变数难以预测。 企业对广交会成交额的预期与他们所了解到的客商参加广交会的意愿有着直接的联系。就参与调查的企业了解到的情况,报着“先来看看”心理的客商占多数,为46.15%;希望借此机会“联系老客户”的客商占38.46%;而“希望签单”的客商仅占15.39%。 面对当前的经济、外贸形势,不少企业采取了降低商品报价的策略,这部分企业占到参与调查企业的57.69%;有38.46%的企业表示不会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只有3.85%的企业表示将提价。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衰退,降价是企业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 此前有报道说,今年不少企业压缩了参展经费,不参加或少参加展会,这在本次调查中也得以体现,但大多数企业(65.38%)表示,除广交会外还会参加其他展会;表示除广交会外不再参加其他展会的占到34.62%,他们有些是为了节约成本(41.67%),更多的(58.33%)则认为“参加了也没用”。 在本届广交会上,企业接单面临诸多难题,从调查结果看“外需不振”、“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是最大的三个难题,分别占到调查企业数的46.34%、24.39%和12.2%。另外,各有7.32%的企业认为“风险控制”和“贸易壁垒”也是不利于广交会接单的两个难题;..43%的企业认为“同行竞争”造成了接单不易。 尽管形势不利,但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37.04%的企业表示将通过“加强研发”来应对危机;29.63%的企业表示“降低成本”;24.07%的企业提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仅有5.56%的企业表示“转内销”。 为应对危机,企业希望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其中对于“融资”和“出口退税”扶持的呼声最高,分别占到28.3%和22.64%,此外,企业还希望在“研发产品”(15.09%)、“技术升级改造”(13.21%)、“拓展内销渠道”(11.32%)和“创立自主品牌”(9.44%)方面获得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