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出口势头锐减 何去何从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服装出口量锐减。而眼下正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今年应对行业困境的一声春雷。不过,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展位面积及参展商数量与往年相比都明显下降。 记者说:“走进博览会现场,我们从镜头里看到的热闹场景似乎和往年没什么不同,但我们从这里了解到,和往年相比呈现两少一多的特点。会展面积由去年的11万平米缩小到10万平米,参展商的数量也从上千家减少到800多家。” 展会上,虽然不少国际知名品牌也如约而至,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展位数量也缩水近4成。而主攻海外市场的国产品牌也不得不调整竞争策略,用新设计和新材料来吸引国际订单。像这个展位上的服装,看上去和普通服装没什么两样,但它的原料却是被人们称作毒品的大麻,不过它在种植的时候已经过脱毒处理。面对低迷的出口市场,参展商希望靠这种新品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雅戈尔负责人说:“这种麻制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还是每年增长30%左右。” 而不少皮革、皮草制品则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作为卖点。在海宁皮革城的秀场,京剧脸谱,汉字和龙形图案的设计很是引人关注。不少业内人士坦言,面对当前出口困境,国产服装缺乏大品牌的瓶颈尤为突出。 设计师说:“在加工领域我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品牌的附加值特别低。” 根据海关统计,2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1月份下降了56.2%,而1、2月份的出口总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4.5%。 纺织服装业何去何从“出口转内销”的阵痛 为帮助纺织业走出困境,国家出台了包括纺织业振兴规划在内的多项举措。昨天,国家又宣布把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到16%。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市场,不少外贸服装企业还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这样的转变确实为企业赚得了人气,但这看似繁荣的背后,也有着企业的艰辛。 不少商户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波及下,不少外贸服装企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纷纷进入一些服装尾货市场进行超低价甩卖。 商户说:“像去年要卖到140块钱一件的衣服,今年可能就卖到110块钱” 价格低,质量又好的出口转内销商品,自然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虽然赚到了人气,但纺织行业感受更多的却是苦涩。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说:“价格降低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我们很多附加值很多投入得不到回报” 这些外贸企业大多都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的,现在海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但内销的路也并不好走,由于长年给国外加工生产,这些企业在国内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销售渠道更是少的可怜,更何况,国内商场一般也不允许没有品牌的商品进行销售。那么,把产品拿到尾货市场进行低价甩卖,也就成了这些外贸企业为数不多的可以选择的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说:“扩大内需不是平移不是把国外的平移到这里, 他们也要创新创造新的需求所以外销企业转到内销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纺织服装业何去何从 专家:“出口转内销”有挑战更有机会 无论怎样,在出口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业”出口转内销“都是一条必经之路。那么到底如何拓宽这条路,国内市场的商机又在哪里?企业和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本”帐“。 在这次服装博览会上,记者看到,不少外贸服装企业已经在为扩大国内销量做起了功课。 负责人说:“我们加强了直营(销售)点的建设,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县一级,今年在一、二、三级城市要建三到五百家,投入接近六七千万元。”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年人均服装消费量还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在我国的农村和中小城市,市场潜力更大。因此,外销品牌转战国内虽然挑战不小,但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周世俭说:“比如款式、花样、品种等,中外消费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以衬衫为例,洋人身高、胳膊长,但中国人体型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