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我国羽绒制品在欧洲遭遇部分消费者抵制

                     

  春暖花开人们开始把抵御严冬的羽绒服收起来,但是最近中国一些生产羽绒制品的企业却在欧洲遭遇1场严重的“寒流”:部分欧洲消费者开始抵制中国企业生产的羽绒制品。事件缘起瑞典1家电视台连续播放1档名为“冷酷的事实”的节目,部分中国企业“活拔绒”场景成为当地消费者抵制中国羽绒产品的理由,占世界羽绒及其制品70%供应量的中国企业开始风雨飘摇。

  “冷酷的事实”还是“冷酷的故事”

  1个人顺手抓起1只鹅,从其脖子处开始往下拔毛,拔下的羽绒在阳光中飞舞,鹅的凄惨叫声令人心里直犯怵……

  突然镜头切换至消费者身上暖烘烘的羽绒服,家里暖和舒适的羽绒被、睡袋等寝具用品。

  这组泾渭分明的画面来自2月1日瑞典TV-4KallaFakta冷酷的事实播放的“活拔绒”电视节目。该节目公布34家“承认”生产或销售活拔绒的企业名单,有16家是中国企业。节目称90%的受访供应商承认生产或销售活拔绒产品,并推测羽绒制品中“50-80%的羽绒来自活拔”。这家电视台还预告将播出关于中国活拔绒的节目。

  这期节目在当地掀起阵阵波澜,一些消费者则因活拔绒存在虐待动物的可能,开始抵制羽绒制品;瑞典部分商场售出的羽绒制品被要求退货;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宜家公司对外宣布,近期从宜家全球连锁店中购买了羽绒制品的顾客均可退货;众多国际采购商和经营商都纷纷表示,要重新考虑未来的采购计划。

  瑞典市场不期而遇的“寒流”让正在当地进行商务考察的四川广汉大群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的吕朝霞一头雾水:以前钟爱“中国制造”的欧洲消费者怎么“变脸”?

  与此同时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紧急向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报告说,瑞典TV-4关于“活拔绒”报道已经产生连锁反应,行业内部分企业发往欧盟的羽绒制品被通知退货。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近年来暖冬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羽绒行业近况不佳:原毛、寝具、服装出口量分别下降4.3%、6.6%、9.2%。美国曾是中国羽绒及制品最大的进口国,而近来的进口额下降22%,仅羽绒服就减少进口464万件。中国国内的羽绒原料价格也跌至历史最低点,不及往年的1/3,羽绒企业库存陡增。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小蔓接到报告后表示:“再也不能让我们的行业受到新损害。”一场应对国际贸易“突发”事件的战斗拉开序幕。

  瑞典电视台报道涉及的16家羽绒企业中有13家是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协会秘书处挨家逐户打电话:“你们企业生产不生产活拔绒产品?”对方回答说:“不”。“销售不销售活拔绒?”“不”。“有没有向瑞典等国出售过活拔绒及其制品?”“没有”。

  紧接着,“不要继续宣传和生产活拔绒”的紧急通知挂在了中国羽绒信息网。

  2月6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致函瑞典电视台,并向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寻求帮助。在给瑞典电视台的信中,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负责人写道:“对于‘冷酷的事实’的播放初衷我们充分理解,但我们有必要向你们及广大消费者阐明事实的真相”。

  作为羽绒制品的填充料——羽绒原料,主要是指水禽中鸭和鹅身上的羽毛,是食品工业的副产品。中国鸭绒产量占羽绒总产量的90%,鹅绒产量只占10%。主要因为中国人喜欢吃鸭,且鸭的生长周期短,产量大,一般40天左右就可以屠宰,鸭绒价格相对鹅绒低廉,因此不存在活拔。

  在个别适合活拔的鹅种中(不是所有种类的鹅都适合活拔),仅有1-3%的鹅有可能存在活拔的现象。活拔绒的价格大约是普通鹅绒的1.5倍,主要制作销往日本市场的高档羽绒寝具。

  据调查结果显示,被报道的中国羽绒工业协会13家会员单位近年均未向瑞典等国出口活拔绒及其制品。此外由于活拔绒价格较普通绒高,如果不是客户要求,中国企业是不会主动销售活拔绒及其制品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