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振兴规划 纺织业难振兴
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 《新财经》:事实上纺织业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出现。 孙淮滨:2008年1季度纺织业就已经出现问题,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仅是次贷危机,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下滑趋势,加之国内政策要素和成本要素发生变化,许多企业感到生存压力。我们纺织工业协会当时进行大面积调查,深入了解企业困境,之后向国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新财经》:不少人认为纺织业问题是产能过剩,对此您怎么看? 孙淮滨:竞争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是普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纺织业主要问题出在需求上,需求出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会更加突出。 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是多层次的,不能一味要求企业都搞“高精尖”产品,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生产不同产品。如农村市场需要“高精尖”产品吗?对于纺织业而言,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纺织业是1个很大的产业链,细分为纤维、纺织、印染、成衣等,到底是哪块过剩?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总是强调产能过剩,会对纺织业产生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如银行就会盯着我们,既然是1个产能过剩行业,他们就不愿贷款给纺织企业,纺织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产能是否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应该由市场说的算,由市场自行调节,淘汰落后的,留下发展的。 纺织业更应该“下乡” 《新财经》:为拉动内需,许多行业开始“下乡”,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纺织业有没有可能“下乡”? 孙淮滨:与家电和汽车相比,纺织业更应该“下乡”,原因有3个:首先纺织品属于“温饱型产品”,家电和汽车是“享受型产品”,应该先温饱后享受。其次纺织品下乡不需要那么多配套设施。“家电下乡”需要电网等设施配套,纺织品就不需要。再者在中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还没解决,缺衣少被的现象仍很严重,推动纺织品下乡更具现实意义。 《新财经》:为什么“下乡”迟迟没有行动起来? 孙淮滨:纺织品下乡首先要看国家政策层面怎么定。如是不是可以采取退税的方式鼓励企业下乡。其次流通渠道要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不是说我开个大篷车下乡卖衣服就叫下乡,这仅是短期行为。产品“下乡”不是白送给农民,因此如何降低渠道成本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009年市场环境:“内松外紧” 《新财经》:金融危机尚未过去,2009年纺织业将面临怎样发展形势? 孙淮滨:国际形势会比2008年更加严峻。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扩大。因此对纺织业而言,面临的外部压力会更大。国内市场还是有希望和空间的。国内经济和整个政策环境要比2008年更宽松。纺织业经过2008年洗牌,2009年整体走势应该不错。但是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看政策落实情况和行业自身调整力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大。纺织业2008年困境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疲软。2009年纺织业能否复苏,关键要看国内松绑的这块市场能否抵消国外再次缩减的那块市场。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如果国内新增市场空间可以抵消国外被压缩的市场,我觉得纺织业是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的。 《新财经》:刚才您主要从宏观形势以及政策层面进行分析,如果从市场供需方面来看产业基本面情况如何? 孙淮滨:行业基本面依旧稳定。虽然我们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但是产业优势依然存在,无论是规模优势,在产业布局上的集群优势,还是体制方面的一些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我们有些企业确实很困难,但是仍然有30%的企业活得很好,它们是支撑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综合市场形势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 第一,市场竞争格局没有变化。从市场层面来看,主要是外需市场萎缩,发达经济体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幅减少,我们的出口损失严重。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销商融资困难,国内企业在和他们做生意时,结汇风险增加,很多企业做生意拿不到钱,这也会带来国际贸易的减少。但这不是我们1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所有出口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而且其他国家的压力可能比我们还要大。毕竟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产品品质、价格、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依旧在。在发达国家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下降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 第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服装出口量大幅增长,如越南。这也是我们国家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出口下滑的1个重要原因,周边国家和地区分流大量订单。但是他们有1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业链不完整,面料、辅料供给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尽管我们成衣出口量减少,但是我们对这些国家面料、辅料出口量增长较快。我们与它们之间形成互补关系,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三,新兴市场对纺织品基本需求还是存在的,如俄罗斯、巴西、中东、拉美等国家。虽然它们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它们本国自身供应能力和需求之间存在很大不对等,这中间的空白要靠中国来填补。所以说纺织业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对国际市场不能完全丧失信心,尽管国际需求量下降,但是中国纺织品所占市场份额是不会减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