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江南纺织小镇的“候鸟”能否飞回

                     

  最近10-20年来,浙江省萧绍地区的3个村庄,因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与原料交易中心在当地的建立而兴盛,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中国经济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体与村民虽然不能偏安一隅,但是也在抱团取暖等待春天,他们中的不少人相信“牛市”并不遥远。

  杭甬运河穿村而过,萧绍一衣带水,劳动力密集的纺织服装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纺织服装企业的兴起与聚集,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在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原料交易中心在绍兴县钱清镇方家桥村、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明华村顺势崛起。

  国际金融风暴来袭,令10多年来顺风顺水发展的国内纺织服装业浴火重生,与亚洲最大的市场阡陌交通的村民再也不可能守着“1亩3分地”隔岸观火。江南村庄的经济脉络、村民的生活,注定在这个季节要发生变化。

  明华村:村中企业普遍推迟开工

  60多岁的方阿大是明华村1名地道的农民,2亩多菜地是1家人的“命根子”,他在明华小市场的顾客多是村子周边企业的务工人员和村里的租房户。

  住在同村前明路20号的方海根比方阿大年轻几岁,平时除在明华纺织原料交易市场干装卸工外,就到1亩多自留地里耕种。卖菜地点则是1公里开外的绍兴钱清市场,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多于明华村。他说:“1斤菜可以多卖几毛钱”。

  春节过后外地务工人员姗姗来迟,2008年同期村中客满出租房现象2009年暂时没有出现,2位菜农碰到1个不小的困惑:白菜、芹菜不再那么好卖,价格一落千丈。他们在田间地头盘算着村外来客返回高峰什么时候到达。

  村党支部书记毛伟芳站在104国道衙前收费站旁,1辆安徽阜阳至杭州的春运包车停在站前,走下来3-5个提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他说:“村中企业2009年普遍推迟3-4天开工,‘候鸟’能否如数飞回难以料定”。

  亚洲最大的纺织原料交易中心、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简称中纺城)就建在明华村,今春非同寻常地把以往5天年休假与春节长假并休,市场管理方要到2月5日(农历正月11)才上班。1位留守市场过年的经营户说:“连中纺城都没上班,我们开门干什么?”

  四川省开江县靖安乡牛家坝村的邓代银与唐永琼、曹仕伶与何有芬夫妇分别租住在明华村64号居民楼旁的105号、106号出租房,在村中纺织企业上班。2009年春节他们与290多名外地农民没有回家,留在明华村过年。

  明华村64号院的女主人言水娟说,2009年春节这2家租房客房中没有往年孩子的戏闹声、老乡串门的欢笑声,白天大家难得一见,可能忙于找工作。他们元宵节后是否在村中企业工作,继续租住她的自建平房也没有准信。

  这排5间出租平房没有独立卫生间,公共厕所在100多米外。原本是房东为解决家庭织造企业员工住宿建造的,后来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员工减少,房子就拿出来出租。“房子总不可能闲着不租”,言水娟说。

  每间出租房5-6平方米,租金每月100元,这笔钱对城市白领来说可能是小菜1碟,但是租房的农民工粟清秀说:“这是1笔不小的开销”。

  在村中工作的言水娟说:“自家经济条件还可以,独生女已经在萧山1中上高中,对每月500-600元房租收入不怎么看重。”重要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给这个江南小村64号庭院带来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和。“我把他们当作远方亲戚。”

  入住前言水娟会告诉租期较长的农民工说,不准发生违法事件或是和邻里吵闹的事情,并把约定条款写入租房合同中。也有短租户还没等言水娟提及此事就搬走。

  同在1个屋檐下亲似1家人。租房户陈寿标的女儿李南、邓代银的儿子邓洪杉分别就读于明华小学的3-4年级。有时孩子放学后父母还没下班就在村道上打闹。每见此情景言水娟都会提醒孩子“先回家做作业”。如果遇到突然刮风下雨,院里的农民工工作去,言水娟都会利索地替他们收拾晒在室外的衣物。

  这些外来家庭或租房客的经济收入全部寄托在当地企业订单上。他们遇上难以交付房租时,言水娟说:“我也随他们去,不去催交与斤斤计较,水电随用”。

  明华村前方路26号的方伟祥则没有64号的言水娟的从容淡定。他家庭经济较困难,与村里接2连3的别墅形成显著差异的是,自住的2层瓦房10多年前由村里资助建造,现在在明华村打扫卫生、每月600-700元收入也是被照顾的。这户人家在家门口搭建2间出租房,每月200元房租是这个家庭1笔不菲的收入。

  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管治保工作的方柏林说,明华村本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