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棉花、亚麻容易燃烧,而玻璃、水泥却不可燃烧,如果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物质“混合”在一起,一点就着的棉花也将变得“火灭烟消”。26日获悉,青岛大学夏延致教授负责研究的这项使可燃物变成不可燃物的新技术在20日获得由山东省政府颁发的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给纤维加上“防火墙”
26日上午在青岛大学见到夏延致教授,据夏教授介绍,本次获奖项目全名为“再生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与无机高分子阻燃纤维”,从2002年开始进行研究,历时4年多,2006年结题。
“这个项目通俗地理解,就是把玻璃、水泥等不可燃的无机材料粉末化,通过纳米技术加入到棉、麻、木材等天然纤维中,给这些可点燃的天然纤维加上一道‘防火墙’。”夏教授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就是要使可燃物变成不可燃物,这种新型阻燃纤维,外观上和普通纤维没有区别,仍旧拥有天然纤维的保暖、舒适等特性,但却无法被明火轻易点着。
推广将有效抑制火灾
“目前大部分的火灾都是由于棉、麻等天然纤维,人造纤维以及合成纤维易燃或可燃造成的,这就暴露出建筑材料存在阻燃性差的缺陷。”夏延致告诉记者,他所研究出的无机高分子阻燃纤维,不仅阻燃性强,而且燃烧后仅产生少量无毒烟气,还具有自熄效果,“如果温度太高,阻燃纤维也会被点着,但如果能够达到低毒低发烟量,那么在火灾中因浓烟而窒息的人数将会大大降低。”
据夏延致介绍,根据国家《消防法》的规定,办公室、宾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以及火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纺织品,都必须强制使用阻燃材料,但是执行情况却并不理想,不少场所采用的阻燃纺织品的指标并不规范,这也为火灾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经济效益已达5个亿
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并于2005年在潍坊的一家公司投产,开发出阻燃床垫、阻燃装饰布、防火服、阻燃睡衣等6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并应用到军队服装、消防服以及高档装饰布料等领域。“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韩国等地,到现在已经实现销售收入5个多亿。”该公司的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乐军告诉记者。
但相比较出口的红火,阻燃纺织品在国内的销售却并不乐观,发展受到了限制,“国内公众对于阻燃这一概念的认知度太低了,还没有形成购买阻燃纺织品的意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安全会越来越重视,国内阻燃纺织品市场有望扩大。”王乐军认为,家用纺织品、床垫、老人儿童睡衣等都将成为国内阻燃纺织品发展的重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