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暗涌,中国纺织品或许难以独善其身。
不少灵敏的市场机构预测,继美欧对中国钢铁产品开刀后,纺织品将是下一个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即持此观点。他日前直言: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案件将会增多,特别是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将被提上日程。虽然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罩护下的“和平”仍在,但这两份协议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化等深层次矛盾;而多以劳动力成本优势见长的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然而,在高勇看来,摩擦案件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业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原因有三:一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运转有序的摩擦应对机制,并积累了有益经验;二是2005年配额取消后那种久积的爆发力不会再现;三是中国纺织业将进一步实现国际化。
高勇认为,中国纺织业目前不单需要尽早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常态化的准备,更要加快建设纺织强国的步伐,增强抵御各种危机侵袭的抵抗力。而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不仅是克服内忧外患的一个闯关“腰牌”,也将是未来中国纺织业振兴的大势所趋。
建设纺织业强国当提速
在整合各方信息的基础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为,当前我国纺织业已经进入了建设纺织强国的新时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内需的拉动成为纺织工业建设纺织强国的支撑。所谓内需拉动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两大领域。生活消费主要包括服装、家纺等产品消费,将进入健康、舒适、时尚的新时期,对品质、品牌和创新的要求更高;生产消费则将进入复合材料高速发展时期,而复合材料基本都可以加工成纤维,从而可纺可织。因此,产业用纺织品将在生产消费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新科技革命的深化发展,加速中国纺织工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变,是建设纺织强国的主要手段。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快速发展,为纺织工业带来了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现代生产力和跨国生产,由此促进了中国纺织工业参与国际产业结构从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甚至部件分工的深入发展,逐步提高中国纺织业在跨国产业链的层级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