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纺织业功勋卓著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从纺织品供应紧缺到纺织品极大地丰富,从带动农民就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环境保护到社会责任的社会实践,无一不对改善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取消布票 终结纺织品短缺历史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走过来的中国百姓恐怕无人不晓,布票、粮票和肉票几乎就是生活的保障。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棉布就实行计划定量供应,每人年发放布票25尺,1955年棉织的衫裤、毛巾、床单等也实行收票供应。1957年后由于棉花减产,每年布票发放量减到每人16尺,三年困难时期再度降低,1961年每人只发2.5尺布票,同时棉针织品收票范围由10多种扩大到30多种。1963年后,纺织品供应情况逐步好转,1965年每人发放布票11尺,1970年每人发放布票增到14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我国化学纤维制品大量应市,棉布和针织品供应进一步缓和。1978年后,布票已很少使用,直至1984年,我国终于取消了布票,实行纺织品敞开供应。 布票是我国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定产物,它是人们购买纺织品的资格凭证。从1954年国家实行棉布计划供应起,到1983年底国家正式宣布取消布票,前后经历了30年。当初,因国家经济落后,发给城乡居民的布票一般都不充足,现在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布票的“面值”还要精确到1寸、3寸,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锱铢必较。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那个年代有人要想结婚,全家人得提前好几年开始攒布票,如果实在不够使用,还要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凑。而且跟粮票不同的是,布票的有效期一般只有一年,为了防止好不容易攒下的布票作废,还得到处托人把旧布票换成新布票……真是一寸棉,一尺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纺织工业的繁荣发展,使全国人民真正告别了缺衣少被的年代。小小布票的演变历史,映照出中国百姓“布衣生活”非同寻常的巨变。 品种繁多 极大丰富了人民生活 30年改革开放,我国纺织行业蓬勃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市场,质优价廉的纺织服装产品极为丰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式样万千、丰富多彩的城乡服装及家用纺织品市场。中国百姓彻底摒弃了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着传统,告别了缺衣少穿的“灰、黑、蓝、绿”年代,各种款式花色的服装为居民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据统计,2007年仅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就达到98元,比1990年的51元增长近1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年人均纤维消费量已从2000年的7.5公斤增长到2007年的14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及纤维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从原料到最终成品,从国内生产到全球销售,纺织教育、科研、设计相配套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上下游及相关行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链。2007年,中国的纱、布、服装和化纤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化纤产量已超过全球生产总量的1/3。纺织行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广泛采用国产先进装备,不断提高企业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据了解,目前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八成左右用于国内消费。中国纺织工业在满足国内13亿人口纤维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提供优质的纺织产品。 增加就业 纺织对社会贡献卓越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如何扩大就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难点。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纺织工业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同时也为解决劳动力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的纺织行业已拥有2000万从业人员,其中70%是农民工,对缓解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作出了巨大贡献。1400万农民在纺织服装企业里工作,仅按年收入1万元计算,纺织服装业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400亿元。大批农民子女在纺织服装企业就业,提高了1000多万个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为例,目前集团员工总数达到16.7万人,同时拉动了与之相配套的餐饮、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员近10万人。 改善民生 原料关系1亿农民生计 “富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据统计,中国的农村人口现在约有9.4亿,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正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纺织工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其中棉纺、丝绸、毛纺等行业的原料与农业息息相关。“纺织行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关乎1亿农民的生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