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浙江中小纺企开始“过冬” 民工提前返乡

                     

    11月20日,在杭州城站火车站一角落坐着一对外来务工母女,女儿有孕在身。问她们到哪儿去,母亲勉强说出两个字来:“回家。”话音刚落,泪水在女儿眼眶里打转。

  据青年时报,近些日子,浙江省各地的火车站、汽车站多了很多抱着孩子、背着行李、拎着锅碗瓢盆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身影。从他们的表情上很难找到往年返乡的高兴劲,相反却是一筹莫展。

  在杭州火车东站,来自贵州的陈师傅正在候车返乡,今年9月,老陈带着两个孩子和老婆来到杭州一电缆厂打工。陈师傅说:“由于铜价跌得厉害,电缆厂效益也不好,老板娘就停工了。本来每天可以拿到30多块钱工资,但是最后拿到手的却很少,况且也不是天天有活干。原想让两个孩子在杭州读书的,现在只能回老家了。”

  11月25日,35岁的邢明朝和老婆、小舅子、侄子还有几个老乡一起,大包小包地从绍兴踏上了回四川广元老家的火车。邢明朝一家子今年3月份来到浙江,先后在丽水、杭州、绍兴三地做木工。“今年钱没赚到,老婆前阵子动手术,家里还汇了一万块钱过来。地震时我家的房子成了危房,还想等我们赚钱拿回去修呢。”在火车上,邢明朝夫妇和对面的两名老乡说,“今年活一点都不好,尤其是下半年,基本上歇一个月干半个月,老板说好每天工资120元,最后到手只有90元了!”邢明朝的妻子在旁边叹气:“明年真不想再出来了。”

  在绍兴柯桥,很多纺织企业已经倒闭或濒临倒闭。兴绫纺织厂是当地一家专门加工布料花纹的小厂。43岁的车间主任徐国亚和老婆从河南固始到柯桥打工近10年了。11月26日看到,三十多台机器的车间里只有几台在运转。“在厂里打工的都是我们老家人,以往车间里有近30人,现在就这么七八个了。”徐国亚说,“现在订单少,买家出价又低,一个月能干十天活就不错了。像这些纺车工,一天才挣四十块钱,连续两个月工资拿不到五百元,说不定明天又停工了。”或许,他们明天就要踏上返乡的路。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靠外贸为主的浙江中小企业开始“过冬”,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建筑等行业受到很大冲击,这些也是外来工最集中的行业。企业的困境让他们被迫提前返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