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绍兴纺织业金融生态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数据显示,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绍兴纺织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运行成本以及发展方面的巨大压力:

  由于工资成本支出增长过快,纺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和福利支出大幅增加。根据绍兴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07年,绍兴纺织企业从业人员人均报酬同比增长14%。

  另外,出口退税率下调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亦在加大,去年就纺织面料出口退税率下调,绍兴纺织企业合计减少退税约7亿元。

  而在此前的升息周期中,利率上调对纺织业的影响依然存在,去年以来的6次加息导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一度从6.12%升至7.47%,这使2007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业利息净支出42.17亿元,占全部利润的49%。

  数据亦显示,2007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业亏损企业为233家,同比增加8家,亏损率为11.3%。纺织销售利润率为4.08%,低于全部工业5.26%的水平。

  重压之下,挫伤的是纺织企业投资信心。

  据《规划》透露,在行业总体面临较为严峻发展环境的情况下,近几年纺织业投入出现放缓迹象,许多企业在股市、楼市高收益的诱惑之下,纷纷转向这些行业。

  数据显示,2007年,绍兴纺织业投入173.5亿元,同比仅仅微增6.6%。

  另外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因素,银行对纺织业贷款也开始采取了额度控制,去年绍兴纺织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46.5%下降至41.1%。

  纺织业融资难的问题骤然出现,更加制约了纺织行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逐渐感受到资金链的紧张。

  在此背景之下,纺织产业整体的产业经济和金融风险凸显出来。

  对此,工商银行绍兴市分行行长蒋伟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对粗线条,例如提出要对发展纺织业适当控制,“纺织行业的内部分工是非常细化的,既有低端加工的,也有高端技术开发的;既有家纺,也有工业纺和传统纺。银行应该对纺织业进行细化,以便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在此番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下,除了以上长期存在的行业痼疾之外,绍兴纺织业原来自身特点潜藏的风险被凸显、放大。

  客观地讲,绍兴纺织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外贸依存度过高,虽经调整,但目前这一数字仍高达70%多,其对产业本身的发展,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不排除许多企业的产品是内销的,但是绝大部分终端产品均为外销。”上述绍兴市经贸委负责人称。

  蒋伟则告诉本报记者:“由于纺织行业的高外贸依存度,明年绍兴纺织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很大。”

  据他介绍,部分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已经停止了纺织品进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失业人数的剧增,消费能力将急剧下降,因此其对纺织品需求的骤降毋庸置疑,明年纺织企业的订单普遍不乐观。”

  举例而言,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纺织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就达到近80起。

  值得忧虑的是,绍兴民营纺织企业做大之后,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张,已经给绍兴部分纺织企业的健康运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历史沿革

  “江龙集团、华联三鑫,以及纵横集团等之所以陷入重组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危机并不能代表整个绍兴纺织业的现状。”12月15日,中国银监会绍兴监管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述绍兴市经贸委负责人亦举例称,江龙集团2003年才开始飞速发展,华联三鑫的发展同样历时不久,纵横集团董事长袁柏仁是草根创业。客观讲,他们犯了许多中国民营企业迅速扩张后的“虚胖病”。

  绍兴纺织业发展现在进入调整期,但纺织业在绍兴经济中的地位,依然是其他行业所无法睥睨的,用“半壁江山”来衡量纺织业之于绍兴经济的地位,丝毫不为过。

  来自绍兴市经贸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共有大小纺织企业6.2万家,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81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大纺织(含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2060家,规模以上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2083.2亿元,增长20.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2.8%;利润总额85.02亿元,增长38.48%,占总量的34.6%;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76.45亿元,占总量的41.1%;上缴增值税45.9亿元,占到总量的40.62%。

  绍兴全市纺织业完成的销售占全国纺织业的7.8%、全省的30.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7.3%、全省的29.3%,自营出口占全国的5.3%,全省的25.4%。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