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纺织印染业 一个尚待深度开采的“金矿”

                     

  节能、减排、环保……每个字眼在印染企业看来似乎都是在向自己的成本发起的一次次猛攻,就这样的战役而言,印染企业又是不可能躲避的,要么迎头而上,要么永远退出,这场战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与死。不过,这是我们给这个战役的惟一定义吗?或者……
  印染业的环境污染状况曾一度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印染行业的治理力度,一大批印染企业倒闭、关门,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看这样的治理和监管似乎有些严格,然而,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弃我们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环境也着实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孰重孰轻,我们很容易辨析清楚,保护环境必然被放在首位。

  不与“大势所趋”背道而驰

  如果单纯把印染行业确立为环境保护的对立者,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是,这真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显然不是。印染企业所能带来的效益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曾一度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造就业的重要行业。目前看来,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平衡二者的利弊,让印染行业退离这样的窘境。

  江苏省的太湖区是印染企业较为密集的地区,水域污染使得江苏省加大了对纺织印染行业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在2008年第三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苏州市副市长张跃进表示:“苏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通过大力实施清洁生产,稳步推行循环经济工作,用最少的资源和最少的排放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

  2007年苏州市实现经济生产审核企业累计达到6万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0家,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节能工程,总投资达到50亿元,节能能力达到120万吨标准煤,节能环保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2007年苏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963吨标准煤,比上年降低了10.2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2%。

  苏州市的双赢发展战略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成功发展的案例,也同样告诉了我们纺织印染业无需与社会的环境保护背道而驰,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完全可以获得同步的发展。

  背靠民生产业树立发展信心

  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各国的消费能力下降,纺织品作为人们重要的日常消费品也同样受到了波及,使得中国纺织行业受到了影响。截至2008年9月份我国纺织品出口1402亿美元,增长8.5%,增长回落12%,11月份单月增长回落11.4%;9月份以后企业的订单大幅减少,所接订单大都是3个月以内的短期订单;1~9月份,纺织企业就业人数几乎没有增长,而每年需要就业的人以几百万的数字在增长,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虽然行业现状不容乐观,但是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完全可以树立起信心。在2008年第三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纺织行业的地位不会变。作为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和2000万人直接就业的民生产业,其发展状况联动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样,中国拥有13亿人口,拥有巨大的纺织品消费能力,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而且,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中约有80%是由纺织行业创造的,这诸多因素都使得纺织行业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民族产业。”

  许坤元副会长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他说,首先,骨干企业保持较好发展。纺织行业中1/3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竞争力强。1~8月份,销售收入增长24%,利润增长33%。这部分企业里还有3198家,其销售收入增长27%,利润增长52%,平均利润率达到14.7%;其次,内销市场潜力巨大。中国13亿人口是个巨大的市场。1978年人均纤维消费量为2.78kg,到了2007年已达到14.6kg,然而,这样的增速相较于发达国家30kg~40kg的人均纤维消费量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也就是我们的潜在市场;第三,技术进步发展快。从2000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进口40亿美元的先进设备,而且我们自己国产设备的加工制造水平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中国的纺织业具有完整的配套的产业链优势。

  中国纺织业已经奠定了在世界纺织业的地位,也正在通过不断的发展获得更大的进步。相应地,纺织印染行业也正在依托这样良好的背景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很多印染企业都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等提升竞争能力,尽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纺织印染业必将展现出更好的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