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纺织基地到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华丽转身
龙头行业的破和立 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几乎是每个来上海旅游的游客都要参观的景点之一,东方明珠三条腿中的一条所矗立的位置原来是浦东的一个纺织工厂,整个厂搬掉后撑起上海的这座标志性建筑。 纺织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400多个纺织企业大多分布在中环线以内,所占土地面积有800多万平方米,今天上海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就建在曾属于上海纺织业的土地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制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在产业布局上结合旧区改造,将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需要、有污染的工业单位搬迁到郊区,为中心城区发展高层次服务业腾出空间。 整个“八五”期间上海工业系统按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变的要求,对内环线内的450家中央和市属企业的700个生产点,利用级差地租进行搬迁,腾出约300万平方米土地,工业布局调整明显加快。 1992年44岁的朱匡宇接任上海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当时整个上海经济发生重大转折,纺织业开始从历史上的巅峰滑落。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编撰的《亲历——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一书专门记录这段历史。 一个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承受市场经济压力。最明显的表现是,当时拥有55万名在职职工的上海纺织业年税利从最高峰的43亿元滑落到13亿元,而且这55万名在职职工还要养活28万名退休工人。 与此同时,1991年只有2.4万人的上海汽车业税利一下子突破14亿元。一个雄踞40年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纺织业,被一个新兴产业——汽车业所替代。 纺织业怎么能再有作为?这是摆在朱匡宇面前的问题。以调整为主旋律的“第二次创业”变成上海纺织业当时的一个口号,“精干主体,压缩总量”是第二次创业的首要任务。 第一个关闭的企业是上海第二织带厂,这也是上海第一家破产的国企。这个厂曾经是行业的利税大户,共为国家创利税3000多万元,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急剧地走下坡路;到1993年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市里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这个厂作为国企破产的试点。 1994年3月厂方在报纸上刊登破产公告,职工闻讯来到厂里,很多人流下眼泪,但是接受现实。4月27日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这个厂正式破产。 上海是中国纺织业的摇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那场全国纺织业大改革、大调整中,这个纺织业的摇篮却敲响砸纺锭的第一锤。朱匡宇说,这一锤砸得人心痛,但是不能不砸,而且要坚决砸。 1992年上海纺织业在职职工55万人,如今这个数字2.5万人。52万余名纺织工人接受分流安置命运。帮助他们找到新“饭碗”,成为朱匡宇和他的同事面临的最大挑战。 1995年纺织业要裁员,当时提出要下岗38万人。这时上海航空公司找到纺织局提出想在纺织系统招人。纺织局劳动人事部门给予积极配合,上海航空公司本来计划招14人,最后招到18名“空嫂”。 吴尔愉就是这18名“空嫂”中的一员。1983年吴尔愉进入上海纺织印染机械厂研究所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1995年纺织业大调整时她32岁。上海航空公司应征要求是36周岁以下、有孩子、有一定人生阅历。起初吴尔愉只是想试试看,并没有太在意,面试时考官让她们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她却大胆地说:“我的英语都已经还给老师,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不过最后她还是在几千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8名幸运儿中的一位。 10余年里吴尔愉飞行上万个小时,以“微笑服务”为旅客化解难题。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借上海航空公司招“空嫂”的东风,那段时间社会上各个行业一共招收5万多名下岗纺织工人,巴士公司招人有“巴嫂”,寻呼台招人有“呼嫂”,地铁招人有“地嫂”,当时超市开始在上海发展,因此有“商嫂”。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纺织工人当上社区干部。 “凤凰浴火”是为迎接新生,破茧成蝶的上海纺织以脱胎换骨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上海纺织为改革付出许多,实现改革中的“破”。在这个改革转型过程中为适应市场经济做出许多新尝试,实现改革中的“立”。 当时上海纺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