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逆境中开拓精神再次迸发”——浙江省民营企业多种脱困模式走访见闻

                     
,“只有研发出别人无法替代的新产品,从跟着市场走到领着市场跑,客户才会来找你!”
    
        孤岛变长桥:“从上到下打造一条垂直产业链”
    
        在素有“中国针织名城”称誉的象山县,不少企业生存艰难,个别甚至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调查发现,当地生存状况较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较早地在内部构造一条完整“垂直产业链”。用这些企业家的话说,过去企业只是一个孤岛,无论到左岸还是右岸,都需要别人用船摆渡;现在则变成一座长桥,从此岸到彼岸可以自由行走,自由控制节奏,不受别人控制。
    
        “这在我们行业内被称作一场‘产业链革命’!”巨鹰集团负责人说。巨鹰是象山县最大的针织出口企业。近年来巨鹰通过实施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在企业内部打造一条完整产业链。整合收购原新疆托峰棉业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新疆建设棉纱、精梳纺生产基地。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的打造,让巨鹰等企业在原材料市场波动中极大地降低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尝尽甜头。集团总经理傅金国说:“2007年以来棉花价格一直起伏不定,针织企业生产成本很难控制。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原料产地,就不会受棉花价格波动影响。而且打造垂直产业链还可以使企业从各个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最终交货产品质量。”
    
        有的贸易企业也“自己接单、自己生产”,采取工贸结合,缩短并控制产品路径。慈溪进出口公司就发现近年来大批生产企业纷纷拥有自营出口权,越来越多的境外客户把目光直接投向货源工厂,纯外贸企业开始面临失去客户的危险。为此公司在国内外兴办20多家生产企业,解决生产基地的“短腿”,出口毛利率一直高于国内同行。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以织布为主,现在向上游延伸到化纤生产,往下游延伸到印染业。“我们的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齐全,这样一条龙,生产节奏可调控,受到外部的原材料和市场的波动冲击就小得多。”公司董事长孙永根说。
    
        候鸟会过冬:“在产业迁移中逐渐降低成本”
    
        在周德文的办公室里,近一段时间明显出现“两多”,一是来这里招商引资的中西部地方政府负责人多,二是想组团到中西部地区看一看的企业家多。在办公桌上就摆放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招商引资说明书。
    
        “本地的中小企业受资源、环境、劳动力的制约,发展成本上升,空间有限。现在是个好机会,中西部地区有需求,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家有动力也有时间去看看,算算产业迁移账。”周德文说。
    
        其实在温州市产业转移中,奥康已经走在前头。早在2003年5月重庆市璧山县就引进“中国鞋王”奥康,由奥康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总占地面积2600亩,建成西部最大鞋材交易中心、鞋成品交易中心和质检中心、鞋品牌企业生产加工基地。
    
&nbs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