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纺织服装企业竞争策略(上)
经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而中高端市场里巨大的成长空间,让更多的中国品牌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在这一点上,面对仅仅只有二十几年原创品牌史的韩国人,我们没有理由自卑。更毫无争议的是:我们的市场空间比之韩国更具前景与诱惑。 手段二:以文化推动品牌攻城掠地。 同样在 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人为改善本国经济机构,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文化价值观。伴随“韩流”的文化侵袭,韩国人在全亚洲开展自己的文化输出:《大长今》活脱脱是一部韩国料理的宣传片,《征途》使中国人产生了韩国网游等于精品的短暂幻觉,《浪漫满屋》、《冬日恋歌》等等直接成了韩国旅游与服装的推广大使。现在马路边随便一家服装店的大妈都张口闭口“韩版韩版”的吆喝,在很大程度上,出于韩国优秀的包装方式。“韩国出口”一度成了精品的代名词,无论首饰、服装、化妆甚至减肥产品,跟韩国挂钩方都显得高贵时尚。 手段三:销路通道多样化。 为拓展市场销量,韩国人将卖场延伸到了市场的最终端,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 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店共 1863家,一般商店 1458家、折扣店 238家、百货商场 98家、购物中心 46家、批发中心 5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 3年前增长 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去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 而在中国,B2C电子销售已日趋成熟,外贸企业依托阿里巴巴类 B2B网站取得了相应成功,但电视购物、邮购等市场因为缺乏信誉与监管力度造成口碑恶劣。目前,电视购物在全国商品销售额中的比例尚不足 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8~10%。 手段四:提升上游建设。 韩国现已制订了服装战略规划,决定把纺织材料、染色加工和服装设计作为三大战略部门集中加以扶持。为此,计划建立为材料开发服务的研究中心和质量评估中心,加强已建成的尖端染色技术研发、生产中心的运营,设在“纺织城”大邱市的“时装中心”发挥在时装设计革新方面的领军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参加国际服装展览会、时装节等,全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师和韩国品牌,多方面开拓海外市场,扩大服装出口。 而目前我们在服装上游原创环节相对薄弱,如我国出口面料的平均纤维成分为 1.3种,而进口的国外面料平均纤维成分为 5.6种。 手段五:吸收欧美时尚,创立韩版风格。 韩国服装的历史很短,在品牌风格的创立上,他们也同样遭遇过困惑,但最终精明地采用“走出去、抄进来”的策略,一面有大量的学子深入服装设计的核心地法国、意大利等国学习,一面大胆地对国际流行时尚进行韩化包装––在抄袭欧美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观点,汇入了一些亚洲人的欣赏品味,再将别人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精妙。同时,在整个服装业界的统一推动和借助文化推广渗透的策略辅佐下,“韩版”居然逐步形成独特流派并在亚洲掀起一轮热潮。 作者简介 吴 钢:服装业资深专家,香港西旗商业策划公司首席 品牌战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