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纺织行业短板:总是指望提高出口退税

                     

    两个月前,针对中国纺织品行业困境,纺织品出口退税由11%提高到13%。但是上调的这2%的出口退税似乎并未对出口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前国家出台的上调纺织出口退税率的扶持政策,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应上调至17%,方能给出口企业带来明显利好。”一些短视行为的人不去想行业问题的症结所在,总希望得到政策支持。
    应当说,纺织品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出口商品之一,2007年的外贸顺差超过1500亿美元。然而,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4%,加之美国的金融危机仍在扩散,悲观的气氛一直笼罩于国内纺织企业。今年8月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规定,从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面对纺织业今年以来内忧外患的生存困局,一些专家普遍把此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视为拯救纺织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总额为1756亿美元,如果按照今年出口增长10%估算,2008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可达到1932亿美元。出口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则意味着纺织品服装行业利润总额将增加11亿美元,按照6.8的人民币汇率折算,行业利润将增加75亿元人民币。
    然而,业界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纺织企业老总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纺织企业财务成本普遍上升10%到15%以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使原料的成本增加10%至20%。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30%左右。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变动因素,政府只有把出口退税上调至17%,才能根本扭转纺织行业目前的困难。
    在他们看来,在纺织业一片“极度悲观”的情绪中,这样的“利好”更多是心理安慰,“过冬粮草”不够、自身的困难自然也难以解决。广东一位纺织企业老总表示,对企业来说,增加了退税总是好的。但是面对人民币升值、财务成本上升等因素,仅上调2个百分点太少了。退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对企业的作用不明显,如果是提高4至6个百分点效果也许不一样。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会让这2个百分点的税率很快消失。
    的确,出口退税由11%调整到13%,其调整的幅度是很小的,是一次结构性的微调。尽管企业老总希望政府再提高出口退税,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日前表示,目前政府没有计划再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涉及到国家财政,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刀切地一步到位。
    作为纺织业来说,目前单靠上调出口退税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纺织企业希望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对纺织业的困难予以关注。这两年,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也迫使我国纺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以来,纺织企业经历了多次调整。但是,不同企业的承受力不同,产品附加值高、有自己品牌、产业链条比较长的企业面对调整时承受力更强一些,而一些中小企业则很可能被这些政策的叠加效果挤压掉。
    应该看到,在宏观调控下,国家的产业政策取向已日趋明确。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政府自然要考虑到就业问题,但是纺织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光靠低廉的价格是不能长久的,也是缺乏竞争力的。过去,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中,多次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国内纺织生产的增速将随着淘汰落后能力而逐步回落,这将使国内纺织品的供应资源量回落,市场将通过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加快淘汰纺织业的落后产能。
    为拯救纺织业,政府提高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而一些纺织企业和相关人员仍不满足,指望政府再次提高出口退税,尽显他们的短板。必须指出,未来两年将是我国纺织业的洗牌年,估计将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将主动倒闭,或者退出纺织业。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都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问题,而不是靠政策保护。所以纺织企业必须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当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纺织业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和成本,进行结构性洗牌,产业升级,但只有如此,才是我国纺织业保持昌盛不衰的唯一出路,否则总是问题多多。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