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说,对纤维行业的管理就是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和按流程行事。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如果纤维行业不能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标准化体系,那么落实纤维行业的管理要求就是一句空话。
正确认识标准发展的三大趋势
1.标准范围不断拓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的外延一直处在不断扩展的状态中。从有形商品到服务贸易,从技术规范到社会责任,包括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等,都被纳入标准范畴,作为规范秩序的依据和准则。
2.标准成为纤维行业竞争的制高点。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微观主体,同时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跨国公司利用全球经营优势和技术先发优势,纷纷加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采取确立标准等手段谋求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型跨国公司对标准的关注,已远远大于对产品的关注。因为今天的每一项国际标准都包含了众多的技术专利,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要一项国际标准中包含某一国家或某一公司的专利,该国或该公司就可以共享标准技术成果,因此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之说。
3.标准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当前,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因此他们凭借着此优势,其产品可以长驱直入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又可以用这些技术标准保护本国利益,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受贸易技术壁垒限制的案例,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5倍。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无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就如同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根本没有技术壁垒可言。
由此可见,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然成为摆在纤维行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纤维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对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清醒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88年由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就纤维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时间来说,基本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到目前为止,纤维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依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问题。概括来说,纤维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纤维行业很少有机会参与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的制定。现行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使得我国的标准审定仍以行政审批为主,行业协会和政府一体化,并对政府形成高度的行政依附,所以“协会标准”很难反映纤维行业对标准的需求。
2.作为纤维行业独立制定的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寥寥无几,而更多的则是以采标、参标为主。2002年以前,我们一般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或者直接采用国际标准。主要通过采标、参标的形式制定标准,并把采标率、参标率作为衡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在起步阶段,这样做是有其必然性的的,但长期“照搬”,会导致无法“量体裁衣”,一些标准因为超前而无法推行,一些标准则因为过时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纤维行业标准化意识薄弱。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政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使得许多现行标准与纤维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同时也造成纤维行业缺乏参与标准制定的习惯和经验,由此导致纤维行业标准化意识淡薄,对标准和标准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标准的实施状况差,无标生产和经营的情况在我国纤维行业中屡见不鲜。而在一些具有核心技术的纤维行业中,更是缺乏将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加以保护的意识。
4.纤维行业缺乏标准化人才。“入世”之前,尽管纤维行业采用的标准技术含量低及实施标准化程度低,但由于有政府保护纤维行业,所以还可以保有国内的大量市场份额。但随着“入世”后关税壁垒作用的减弱,纤维行业就必然面临国外同类纤维行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如何吸纳、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建立起更加严格的纤维行业技术标准和实施标准化工作,来阻止别国的产品进入自己的市场,同时又能绕过技术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纤维行业当务之急。
5.纤维行业在实施标准化过程中投入不足。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是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的,而技术标准不仅是其它两个标准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纤维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是因为现代高技术产品的技术标准大多包含了许多专利,如惠普打印机墨盒的技术标准中就有400多项专利。因此“标准之争”实际是专利之争,也是纤维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争。而在制定纤维行业标准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还是通过纤维行业自行研发创建新的纤维行业标准,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纤维行业组织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6.纤维行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建设,比技术标准更加任重道远。一种倾向性的问题是:尽管纤维行业的管理者时常会说纤维行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如何重要,但更在意的仍然是利润和产品,忽视对人和对人所做事项进行管理和约束。尽管有一些纤维行业花了不少钱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但在纤维行业的实际管理中依然“穿新鞋走老路”。那些被称之为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由于“人治”的原因,而不敌传统的习惯。因此,也就出现由于管理失控所致的“执行力不高”、“产品质量不合格”、“部门墙加厚,岗位之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纤维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应是全方位
1.转变观念,将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纤维行业重要的管理事项来抓。作为纤维行业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要在纤维行业中营造标准治企的文化氛围;要将标准化意识贯彻到纤维行业的具体工作中;要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促进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成为现代纤维行业的运行规则、纤维行业研发工作的基础及提高纤维行业运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2.重视人才,使用和培养纤维行业标准化建设所需骨干。纤维行业要成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就意味着纤维行业要拥有一批懂得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人才。一是通过聘请国内专业标准化协会、相关研究所、WTO/TBT通报咨询认证中心等单位标准化专家来普及标准和标准化基本常识;二是通过对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认一批标准化专家;三是通过从有关高等院校吸纳或联合培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四是建立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基金。通过以上路径使纤维行业拥有一批能掌握纤维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把握产业的发展动向的高素质人才。
3.坚持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全面推进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技术标准,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纤维行业内诸多问题的系统问题。技术标准虽然是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的主体,但不是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全部,只有将纤维行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其他独立管理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纤维行业经营与管理的健康、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独立的管理体系都是纤维行业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技术标准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同时在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独立管理体系等方面也有创新和突破,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
由此可见,纤维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摆在纤维行业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应当引起纤维行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纤维行业纤维行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
(作者单位:吉林省纤维检验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