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学校>正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纺织品的卫生性能,并追求生活环境的清洁和舒适。微生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致病微生物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如日本的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英国的“疯牛病”和“口蹄役”、美国的“碳疽病”和2003年我国出现的严重呼吸道感染疾病“SARS”及其后的禽流感,这些传染病都和病原微生物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怎么隔离、抑制、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方法,抗菌加工的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在病原菌的传播过程中,纺织品是重要的媒介之一。赋予纺织品抗菌功能是其性能升级的重要手段,这样不仅截断了细菌传播和繁殖的途径,而且也防止了由细菌分解纺织品上的污物而产生的臭气。使用抗菌纺织品无论是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还是从倡导健康轻松的生活方式来讲,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对纺织品抗菌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细菌、真菌、霉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解决由他们引起的气味、色斑及健康问题,在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中,既有有害微生物也有有利微生物,在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所采取的措施不影响目标之外的微生物,也不助长微生物对药物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为了更确切的反映其功能,人们习惯称它为抗菌(防臭)整理剂或抗菌整理剂。用纺织品上赋予纺织品抗菌、防霉、防臭、保持清洁卫生等功能。保证人们的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安全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纺织品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
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纺织品抗菌标准体系。然而由于各国的标准不同,导致生产厂家无所侍从,并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200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了ISO20743-2007,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第一个国际通用的纺织品抗菌性测试方法的诞生。
现有的抗菌定量测试分析法(如AATCC100,JISL1902)、抗菌定性分析法(BS6085,AATCC30,SNV195921)等相关标准。
纺织抗菌剂的发展